DC娱乐网

调民心、解民忧五年来重庆共办理人民调解案件263.3万件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唐雨)近年来,重庆聚焦调解“数智化”建设,通过AI赋能,不断提升调解服务能力。在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方面,重庆还有哪些具体举措,又取得哪些成效?

10月11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李一鸣摄

10月11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市司法局局长种及灵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解答。

10月11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市司法局局长种及灵介绍相关情况。第1眼TV-华龙网记者李一鸣摄

种及灵介绍,五年来,重庆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调群众烦心事、解百姓心中愁,全市共建成1.3万余个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达到5.7万人,五年共办理人民调解案件263.3万件。具体来讲,市司法局在工作中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重点。

融网进楼,让调解人员在身边。市司法局在各小区、村组、网格和楼栋都建立了调解小组,选聘律师、退休法官、退休民警、退休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等担任调解员,通过主动排查、接受群众申请、办好委托移送等方式,把纠纷解决在家门口。比如,江津区组建了2276个网格调解团队,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永川区青峰镇推行“邻长制”,邻长第一时间发现矛盾、调解员及时介入化解。截至目前,在全市1.1万个村(社区)共设置调解小组6.5万个,让群众真正体会到了“纠纷有人管、矛盾就地解”的安全感。

数字赋能,提高纠纷化解质效。市司法局开发了“重庆调解在线”数字应用,设置AI智慧调解室等功能,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升了解纷的公正性。比如,南岸区调解员通过“重庆调解在线”中的“AI智慧调解室”功能,自动生成调解协议,得到了双方的一致认可,不到两个小时就化解了一场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物业纠纷。2024年7月“重庆调解在线”上线以来,线上办结纠纷64.3万件,调解效率提升了50%以上,让群众真正体会到“调解不出门、纠纷指尖消”的便捷感。

多重保障,让调解协议能兑现。市司法局建立了“司法确认+公证赋强+仲裁裁决+回访督促”多重机制,确保调解协议兑现到位。协议达成以后,群众可以申请法院司法确认,也可以申请公证、仲裁机构出具公证书和仲裁裁决书,保证调解协议的执行效力。通过对可能反悔的案件跟踪回访,督促协议履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目前,全市调解协议履行率达99.93%,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协议不落空、公道在身边”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