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股到底是机构主导,还是散户在炒?

来源|capitalwatch

“美股到底是机构主导,还是散户在炒?”

“ETF是机构买的,那这些钱算谁的?”

事实是——美国股市的主导权,正在发生历史性转移。

散户

正在重新定义美股

过去一个月,美国散户投资者买入了超过1050亿美元的股票,

创下有纪录以来最大单月买入规模。

这不是偶然,而是一场资金大迁移。

自四月以来,零售投资需求增长了五倍。

截至目前,散户全年净买入额已达6300亿美元,

超过2021年“迷因股狂潮”时期的5900亿美元纪录。

换句话说:

2025年的散户,已经比GameStop、AMC那一波还疯狂。

他们正向“年度8000亿美元买入”的新高冲刺。

散户并非少数派

而是主力之一

如今,美股市场中,散户交易量占比已达30%,

几乎与2021年Reddit带头的“迷因股狂潮”持平。

要知道,在美股的交易结构中,机构(ETF、基金、养老金)长期主导定价,

但如今,个人投资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通过Robinhood、Fidelity、CharlesSchwab等平台直接下单,

用真金白银在改变市场结构。

为什么散户突然

“集体觉醒”?

1⃣AI带来的新叙事:

从英伟达到AMD,再到OpenAI、特斯拉——AI概念让散户看到了“革命级财富重定价”的机会。

2⃣流动性回潮:

美联储宽松预期抬头,资金重返股市,散户的风险偏好回升。

3⃣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TikTok、X(原Twitter)、Reddit、YouTube上的投资内容形成“集体共识”,

散户在几小时内就能完成一次席卷市场的买入。

4⃣交易门槛几乎消失:

零佣金、碎股交易、AI理财助理的普及,

让“参与华尔街”变得像打开手机一样容易。

散户vs机构:

不是对立,而是共振

很多人把“散户”和“机构”看作对立面,

但在美国市场,这种划分越来越模糊。

ETF的背后,是机构在建仓;

ETF的资金来源,却大多来自散户定投与退休金账户。

机构是工具,散户是源头。

这意味着:

当散户持续买入时,机构也不得不顺势加仓,

否则就会被“动量浪潮”扫出市场。

散户的力量

已经改变了美股的生态

从资金流来看,美国股市现在是一个“全民市场”。

无论是S&P500的稳步推高,还是纳斯达克的狂热上攻,

背后都能看到同一个推手——无数普通投资者的集体力量。

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没有风险,

但它确实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时代:

华尔街不再是唯一的玩家,市场属于每一个点击“Buy”的人。

写在最后

美国股市的机构仍然庞大,

但资金的“脉搏”——已经被散户握在手里。

当全球资本都在问:

“是谁让美股屡创新高?”

答案是:不是某个基金经理,而是数千万个手机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