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陪伴孩子户外运动

诊断室里安静得能听到仪器运转的细微嗡鸣。医生指着视力表上那些模糊的E字,轻声地说:“125度近视,需要配镜了。”儿子启航紧紧抓着我的衣角,眼神里满是惶恐。回家路上,他小声问:“爸爸,戴了眼镜就不能踢足球了吗?”

那个夜晚,我和妻子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报告久久无言——“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可有效延缓近视发展”。窗外的霓虹灯照亮了夜空,却照不亮我们心中的迷茫。

转变始于那个周末。我们清空了阳台堆积的杂物,摆上几盆绿植,打造出第一个“户外基地”。起初的户外时光堪称煎熬——启航惦记着没看完的动画片,我手机消息不断,妻子则焦虑着没做完的家务。我们三人坐在阳台,像三棵被强行移植的树,无所适从。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后的黄昏。彩虹横跨天际,启航突然指着天空:“爸爸,快看!彩虹有几种颜色?”我们竟一时答不全。我翻出久违的《自然图鉴》,三人头挨着头辨认云层类型。那一刻,我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天空比屏幕精彩得多。

我们的“户外运动计划”渐渐系统化。每天放学后,雷打不动的两小时户外时间:周一花样跳绳,周二乒乓球比赛,周三篮球投篮,周四田径1000米跑,周五足球训练。周末则走向更远的山林湖滨。

最难忘的是儿子练花样跳绳的身影。看着他握着绳柄,轻盈地跳着,我十分满意。刚开始的时候,每次单脚跳,他都会被绳子绊倒。所以他的膝盖不是被摔到淤青,就是被摔到破皮。每次跳交叉跳,绳子总是会甩到手臂,疼得直咧嘴。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的练习,开合跳、弓步跳、交换跳……经过日复一日地坚持,他终于可以连续地跳单脚跳、交叉跳等一些动作,看着他神彩飞扬的身影,就像一只翱翔在高空中的鹰,永不言弃。

挑战依然不断。阴雨天启航会抱怨,课业紧张时我们也动摇过。但当我们发现他的近视度数连续半年没有增长时,所有的坚持都有了意义。

如今,户外运动已成为我们家的生活方式。启航的近视眼镜还戴着,但镜片后的眼睛更加明亮有神。他会在爬山时指着远处说:“妈妈,我能看见山顶那棵松树的每一根针叶!”那一刻,我知道我们给他的不只是清晰的视力,更是一双真正认识世界的眼睛。

这个陪伴近视儿子走向户外的故事,最终让我们全家都看见了更广阔的风景。在蓝天白云下,在绿树红花间,我们不仅守护了孩子的明亮眼眸,更找回了与自然相拥的本能。

文、图|杨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