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蛋烘糕奶奶终于塌房了! 最近建设路街头的一幕,把这位“大网红”推上风口浪尖 2025年,有市民蹲点拍到——她正用内裤擦拭蛋烘糕模具。有人提醒“这样不卫生”,她立刻炸毛:“我是上过四川电视台的大名人,买不起就别逼逼”。说话时喷的口水,直接落在刚做好的蛋烘糕上。她的蛋烘糕卖17-18元一个,成都街头普遍才4元,贵了四倍还多。有人犹豫不买加肉款,她就冷嘲“穷得连蛋烘糕都吃不起” 成都建设路是网红美食街,游客挤着打卡。她靠“九十岁摆摊、脾气爆”成网红,采访时自称“月入3万”,说“比上班的赚得多”。之前四川电视台拍她,结果被本地人集火:“她的饼经常烤糊,肉是凉的,还天天骂人”。市场监管接了不少投诉,至今没出处理结果 为什么她的蛋烘糕卖得贵还能吸引顾客? ① 建设路的网红流量,游客图“见过网红奶奶”的新鲜; ② 老年和爆脾气的反差感,大家觉得“有意思”,愿意猎奇; ③ 部分人同情她年纪大,抱着“帮一把”的心态消费 现在网红圈爱“反差感”——九十岁奶奶不是慈眉善目,而是爆脾气;不卖便宜小吃,偏卖贵四倍的蛋烘糕。但食品卫生是底线,再红也不能突破。消费者包容是情分,不是本分,一旦卫生问题发酵,再高的流量也会塌房 有网友说:“她成网红,就是因为岁数大,脾气爆。但九十多岁的人在外面摆摊,第一个该反省的是儿女是否孝顺”。我觉得这话在理,老人不容易是真的,但卫生和态度是餐饮的根。儿女要是真孝顺,要么帮她把卫生做好,要么让她在家享福,不是让她靠“爆脾气”博流量 你觉得老年网红该靠“反差感”博流量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