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白人滚回欧洲去,这里是我们的地盘”,看到印度人举臂高呼,我还以为白人去了印度,结果是在加拿大,又是难绷的一幕。加拿大人也无语,这印度人一旦多起来了,就在当地有话语权了,而且不仅有话语权,还让他们滚回欧洲去。 (信源:北青网——加拿大原住民呼吁警务改革 总理特鲁多承诺做出改变) 温哥华街头,一群印度裔移民用震耳欲聋的音乐和高举的卡利斯坦旗帜,对着当地白人居民咆哮:“滚回欧洲去!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段视频一出来,瞬间就在网上炸开了锅。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帮宣示“主权”的人,居然要求曾经的“宗主国”后裔离开。 你说这讽刺不讽刺?印度也曾是英国殖民地,现在这批前殖民地的移民,反过来用殖民者祖先的逻辑,对着另一批殖民者的后代喊话,要求他们“滚蛋”。有网友直接就点破了:“大哥,你喊这话,问过北美原住民的意思吗?你是把自己当印第安人了?” 这场闹剧背后,其实是加拿大社会一个正在被撕开的巨大口子。过去十年,印度移民数量暴增了326%,如今已有大约280万人生活在加拿大。像安大略省的布兰普顿和BC省的素里,当地人开玩笑说,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快要变成“印度两省”了。 人多了,自然影响力就大了。印度裔在加拿大经营着约70万家企业,每年贡献超过3600亿加元的GDP,占了全国的十分之一。他们在政坛上的声音也越来越响,2019年拿下了18个联邦议席。这种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升,无疑助长了一些人“当家做主”的心态。 但这种心态,其实非常脆弱,甚至可以说有点扭曲。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自己都承认,国内存在着“系统性种族歧视”。非裔奥运冠军多诺万·贝利说得更直白,加拿大的种族主义是“带着微笑的”,不像美国那么赤裸裸,但它实实在在存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移民为了寻找归属感,就走上了极端。他们试图用一种“所有权”的姿态,来对抗自己感受到的排挤和文化上的迷失。然而,这种强烈的自我认同,其内部却早已四分五裂。 别看他们一致对外喊得响,实际上加拿大印度裔社群内部的矛盾,比这激烈多了。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间的冲突不断,2023年6月,加拿大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被暗杀,加国政府直接指控是印度政府下的黑手。 到了2024年11月初,多伦多一座印度教寺庙就被手持棍棒的锡克教徒打砸,没过几天,温哥华又有一座寺庙爆发冲突。 这种内部的撕裂,让那句“我们是主人”的口号听起来更像个笑话。与此同时,加拿大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住房、医疗系统被巨大的移民潮压得喘不过气,只好开始收紧政策。2024年,学签配额大砍35%,永久居留提名也减了四分之一。 这一刀下去,超过七万名国际毕业生,其中大部分是印度学生,年底就可能面临被驱逐的命运。一个叫辛格的学生说,他花了六年时间,学习、工作、纳税,好不容易攒够了分数,结果感觉自己被政府“利用完就扔了”。 他们动用全家积蓄来到这里,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心里的怨气可想而知。 所以你看,这场街头的主权争夺战,根本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背后是加拿大真实的殖民黑历史、剧变的人口结构、移民政策收紧带来的焦虑,以及一个群体在身份认同危机中的极端宣泄。在所谓多元文化的光鲜外衣下,裂痕早已清晰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