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他们没炒过CP,没发过合照,也没上过热搜,但十年里,420万次微博互动,全变成了

他们没炒过CP,没发过合照,也没上过热搜,但十年里,420万次微博互动,全变成了书页里的字。 2025年9月,云南昭通的一所小学里,新图书室挂牌了。3200本绘本,30台AI伴读机器人,没有剪彩仪式,没有明星站台,只有孩子们踮着脚往书架上够书的样子。 书架最下层,贴着两张手写标签:“靳东”“刘敏涛”。 这不是第一次了。2020年,他们捐出的2000册童书,每本都署了孩子名字。 五年后,182个孩子长到了14岁,他们出了一本书,叫《给14岁的我》。 每一页,都是那个孩子写的信,后面跟着靳东和刘敏涛的亲笔签名——不是明星签名,是两个成年人,认真写给一个少年的回应。 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在剧组拍戏,一个在话剧里哭戏,却总在对方发公益动态时,秒转、不说话,只点个赞。 后来,北京民政局聘了靳东当“阅读推广大使”,中国儿基会请刘敏涛做“青春期护航委员”。 他们没主动去要,是别人找上门,说:你们做的事,我们想学。 今年11月,他们在国家话剧院演了一出话剧,讲的是乡村女教师。 票价不低,三场全卖光了。 没人提明星效应,只说:票房全捐,给那些写信的孩子,出下一本书。 他们没喊口号,没晒捐款单,连合影都少得可怜。 可你翻开那些书,听见AI机器人读出“今天我第一次读懂了妈妈的信”,你就懂了——真正的陪伴,不是出现在镜头里,是藏在书页里,等一个孩子长大后,悄悄翻出来。 十年,他们没赢过热搜,却赢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