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周边持续停水停电,市民堵路抗议,要求泽连斯基负起责任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泽连斯基政府跟人硬刚的策略搞出来的连锁反应,这场用导弹换回来的民生灾难,正让乌克兰老百姓为这些政治决策吃大亏。 当地时间10月10号凌晨,基辅的夜空被导弹爆炸的火光劈得稀碎,俄军为了报复,专门打乌克兰的能源设施,还打得特别准,4座水电站、2座火电厂、2座热电厂,还有几十个变电站都在密集打击里毁了,输电网络一下子就瘫了,基辅和周边地区马上就大范围停水停电了。 这场袭击不是平白无故来的,之前泽连斯基政府拿到美国答应给的“战斧”巡航导弹后,就一个劲加大力度打俄罗斯境内的炼油厂、电力枢纽这些能源设施,结果俄罗斯好多地方都缺油,老百姓生活也受影响。 克里米亚甚至还出了汽油限购的政策,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收入也因为设施被砸和西方制裁这两重打击,一下子掉了好多,这种把老百姓用的能源设施也划进攻击范围的打法,最后逼得俄罗斯这边也强硬反击了。 空袭之后,基辅很快就变成了“黑暗之城”,地铁全停了,交通信号灯也灭了,车子在黑乎乎的街上慢慢挪,喇叭声一阵接一阵;供水泵站因为没电也瘫了,老百姓提着水桶在应急供水点排老长的队,连洗把脸、刷个牙都成了难事。 布罗瓦雷区和鲍里斯波尔区有2.8万户人家彻底没了电,一片漆黑,佩切尔斯基区还有一栋居民楼被无人机的碎片砸中,着了大火,飞得到处都是的残骸还砸到了好几个街区的车子和房子,至少有9个人在袭击里受伤,其中8个还得住院治疗。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最大的私营能源公司DTEK说,3座主要电厂坏得比预想中厉害多了,修起来得好几周甚至好几个月,可这时候离供暖的日子还不到一个月,眼看冬天要来了,老百姓心里都慌得很,这种恐惧感还在慢慢扩散。 民生系统一垮,老百姓的心理防线也很快破了。超市里的罐头、瓶装水还有蜡烛都被抢光了,货架上空空的样子,跟老百姓拉着行李箱抢东西的样子放一起,看着特别扎眼;充电宝也成了最抢手的“硬通货”,有市民都囤了6个了,还在抢第7个,因为没人知道下次啥时候能来电。 医院的难处更让人揪心,手术室因为没电,手术只能停下来,医生只能用手电筒临时照着干活,那些靠呼吸机活着的重症病人,生命安全直接受威胁;学校全停课了,孩子们在黑乎乎的屋里没法写作业,基辅心理协会的数据说,当地得焦虑症的小孩比打仗前多了3倍。 通信网络也时好时坏,人们跟外面联系不上,在没信息的情况下,焦虑的情绪还在一个劲涨。 等生存的底线都被突破了,老百姓的不满终于变成了公开的抗议。当地时间11号下午,基辅旁边的博尔什加夫卡镇,好几百个市民跑到街上把路堵了,举着“泽连斯基下台”“我们要水要电”的牌子,还跟维持秩序的警察推来推去。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里,抗议的人喊得特别大声,声音都盖过人群了,他们说“总统要导弹的时候,想过我们吗?”乌克兰《真理报》还预测,要是48小时内还没法来电,抗议肯定会很快传到利沃夫、哈尔科夫这些主要城市。 这场抗议的背后,是老百姓对“用民生换援助”这个策略彻底失望了,泽连斯基政府为了让西方给武器支持,一个劲把对抗的力度加大,可对自己国家能源设施防护不行、应急保障不够的情况,根本就当没看见。 面对老百姓的怒火,泽连斯基不光不承担责任,反而把矛头对准基辅市长克利奇科,他在电视讲话里说,俄军能精准打到没防护的设施,是因为地方“布防没做好”。 这话一出来,反弹更厉害了,克利奇科的支持者在推特上嘲讽说“总统不如去前线挖战壕,别在总统府里玩‘甩锅游戏’”,基辅独立广场甚至还出现了讽刺的涂鸦,泽连斯基被画成了魔术师,可他手里变出来的不是“胜利”,而是“停电”和“内斗”。 这种权力斗争让危机更严重了,这时候抢修队还冒着可能再被袭击的风险修设施,可因为关键零件要靠进口、维修团队也忙得没日没夜,所以进展特别慢,有些刚修好的设施甚至又被打坏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场能源战已经越过了“民生红线”。有消息说,俄罗斯通过土耳其给乌克兰递了“最后通牒”,内容是要是乌军一周内不停下来打俄罗斯的能源设施,俄罗斯就会把乌克兰所有的天然气系统和电力设施都毁了,还会瞄准大型工业企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马克・加莱奥蒂说,等战争从打军事目标扩散到打民生系统,两边都在突破底线,这样下去可能会让冲突彻底失控。 可对基辅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早就没心思管这些战略上的较量了,等暖和和光明都成了稀罕东西,等孩子在黑夜里发抖,等医院没法保证能治病救人,他们对总统的信任,已经在一直持续的黑暗里慢慢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