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1号洪水来袭!那些藏在"应急响应"背后的安全感,看完泪目了 记者12日从陕西省水利厅获悉,受上游来水影响,渭河干流临潼水文站12日13时出现3020立方米每秒流量(警戒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渭河2025年1号洪水”在下游形成。陕西省水利厅已于10月12日9时提前启动渭河流域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省、市、县三级联动,严阵以待,加密巡查,科学调度,确保行洪安全。 或许有人对“3020立方米每秒”没概念,但看咸阳湖景区里被淹没的人行步道、在水中摇摇欲坠的垃圾桶,就能懂这数字背后的压迫感。更让人揪心的是,水文部门预测未来12小时,渭河咸阳站将迎4000-45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远超警戒标准,秦都、未央、临潼等6个区县都在影响范围内[__LINK_ICON]。 但比洪水来得更快的,是陕西的应急速度。9时启动Ⅳ级响应,10时省防总跟进四级防汛响应,16时就紧急升级为Ⅲ级响应[__LINK_ICON],从预警到升级不过7小时,这效率就是给老百姓的“定心丸”。有网友刷到巡堤人员的视频:雨靴沾满泥,手里攥着巡查本,沿着河堤一步一查,连杂草下的裂缝都不放过。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来不是空话。水库提前预泄腾库,危险区群众果断转移,涉河工程紧急停工,沿河步道全封闭管控[__LINK_ICON]。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联动,像一张细密的防护网,把风险挡在身前。更让人安心的是,水利部已派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黄河流域的防汛力量也在联动支援[__LINK_ICON]。 此刻的渭河岸边,没有慌乱的人群,只有坚守的身影。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他们该做的”,但别忘了,他们也是别人的父母、子女,只是穿上制服就扛起了责任。评论区里,“向巡堤人致敬”“待在家里不添乱”的留言刷屏,这便是最动人的双向奔赴。 洪水还在演进,但我们不怕。因为那些凌晨亮起的监测灯、雨中穿梭的身影、提前到位的物资,早已筑成比堤坝更坚固的防线。为陕西的应急速度点个赞,也为每一位坚守者说声辛苦了!你身边有哪些防汛暖心事?来评论区聊聊~陕西母亲河渭河 渭河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