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在我们反制美国之后,法媒声称,中美贸易战再次升温,这一次北京自认为处于强势的地位,因此态度格外的强硬! 这话根本没搞清楚中美贸易博弈的因果关系,完全没提是美国先挑事的基本事实。现在大家说的“贸易战升级”,从来不是中国主动找事的结果,而是美国搞单边主义,中国没办法才进行的必要反制,至于所谓的“强势姿态”,说白了就是中国要坚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已。 10月12日法新社的报道只说了关税和稀土方面的博弈,却绝口不提这场争端其实是美国先开始的。 早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就先打响了贸易战的第一枪,那年3月8号,他们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给中国的钢产品加了25%的关税,铝产品加了10%的关税,这一下子就涉及到30亿美元的税额。 仅仅过了半个月,美方又凭着“301条款”宣布要对1300多种中国商品加25%的关税,这些商品涵盖了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涉及的金额达到500亿美元。 当时中国的反制完全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对美国的大豆、汽车等106项商品加了同样幅度的关税,这根本不是什么“主动出击”,就是被美国步步紧逼后的正当防卫。 再说说法媒重点提的稀土领域,中国在稀土方面的“主导地位”,是几十年产业积累出来的,不是用来给别人施压的工具。 中国稀土的工业储量有5200万吨,占全球的50%,而且还有世界上很少见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这种矿里有铕、铽这些稀有的中重稀土元素,现在南方稀土的分离规模已经超过4.5万吨了。 就算中国在稀土储量上占了全球37%、产量超60%的优势,也从来没把稀土当称霸的手段,反而一直按规矩依法管理出口。这次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明摆着是为了履行防扩散的义务、维护地区稳定,而且不是不让出口,只要符合规定的申请,都会批下来,之前还跟相关国家打了招呼。 再看美国,他们一直把国家安全的概念乱扩大,随便用出口管制的手段,单说对华的管制清单就有3000多项,是中国的三倍多,甚至还搞“0%最低含量规则”,把手伸到别的国家管事情,这才是真的霸权行为。 法媒说的“双方都不让步”,其实是没看到中国想好好谈判的诚意。中美之前还建了四个战略对话协调机制,特朗普来中国访问的时候,还带回去2500亿美元的合作大单,他自己都曾说“在中国过了这辈子最棒的两天”。 可美国根本不想落实这些共识,今年4月17号,他们突然宣布要对中国的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发起301调查,到10月14号就要正式给中国的船舶收港口费。 中国跟他们谈了好多次都没结果,没办法才根据《国际海运条例》,决定对涉及美国的船舶收特别港务费,而且反制措施和美国实施的时间完全一样,这种“对等回应”被他们说成“不让步”,这明显是双重标准。 特朗普政府明显看错了中国反制的决心和能力。他老拿所谓的“5000亿美元贸易逆差”“3000亿美元知识产权问题”说事,却不管美国自己产业结构失衡才是根本原因,更没料到中国能这么快拿出精准的反制办法。 从2018年反制美国大豆、汽车这些农业和制造业的薄弱点,到现在在海事、稀土这些领域精准回应,中国每一步行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但一直保持着克制,就算美国在9月马德里会谈之后的20多天里,又加了好多限制措施,把几千家中国企业放进管制清单,中国还是强调“不想打,但也不怕打”。 这种态度根本不是“觉得自己强”,而是经过好几次博弈后,心里有底了,有战略定力而已。 法媒觉得不舒服,其实是把账算错了,没看到是美国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美国接连退出《巴黎协定》这些国际公约,动不动就用关税威胁别的国家,还用自己国家的法律代替国际法,可法媒不指责这种单边主义,反而对中国的正当反制说闲话,这明显不符合基本事实。 中国的“态度硬”,从来不是针对规则来的,而是对破坏规则的人态度硬;不是想称霸才强势,而是坚定要维护公平。要是美国能停止单边制裁,回到谈判桌上,大家说的“贸易战升级”自然就会降温,可这一点,正好是法媒在报道里故意不说的核心。 毕竟谁都清楚,只有遵守规则的对话才能解决问题,靠施压、搞单边主义,根本走不通,中国的立场一直很明确,也从来没变过,不是什么“突然强硬”,而是始终在守住自己该得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