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车险后,我多拿了一笔"打车钱",你可别忘领 上个月,我开车上班时被一辆闯红灯的电动车撞了,对方全责。虽然人没事,但车的保险杠和大灯都撞坏了,送去4S店维修,一修就是一个星期。我本来以为,修车费有对方保险公司赔,自己顶多就是麻烦点,每天挤地铁上班。可没想到,我一个朋友听说后,却问我:"你没买出行不便险吗?这笔钱可以申请理赔的,能帮你报销不少打车费呢。" 我当时愣了一下,"出行不便险"?我只知道车险有交强险、三者险、车损险,还从没听说过这个险种。朋友告诉我,这个险通常是买车险时附加的一个小险种,保费很便宜,一年也就几十块钱,但如果车子因为事故需要维修,导致你没办法开车,产生的交通费用,比如打车费、地铁费等,都可以申请报销。 我赶紧翻出自己的车险保单,果然在附加险里找到了"机动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里面就包含了"车辆损失险无法找到第三方责任险"和"车辆损失险绝对免赔率特约条款"等,其中还有一项就是"代步车费用险",也就是朋友说的"出行不便险",保额是每天200元,最多可以赔30天。 我心里一阵窃喜,赶紧按照朋友说的,直接给保险公司的客服打了电话。本来以为会很麻烦,结果客服态度很好,详细地告诉我需要准备的材料: - 车辆维修工单(证明车子确实在维修) - 维修期间的交通费用发票(打车票、地铁票等) - 事故责任认定书(证明是对方全责) 我把这些材料准备好后,通过保险公司的APP上传了上去。没想到,审核速度很快,不到三天,理赔款就到账了。我算了一下,维修了7天,每天200元,一共赔了1400元,正好覆盖了我这一周打车上班的费用,一分钱都没多花。 这件事让我特别感慨,原来车险里还有这么个"宝藏"附加险,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买车险时只关注了主险的保额和保费,根本没注意到这些不起眼的附加险,结果白白错过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赔偿。 后来我又专门研究了一下这个出行不便险,发现还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第一,理赔很简单,建议直接打电话给客服。 虽然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支持在APP上自助申请理赔,但对于这种附加险,直接打电话给客服会更高效。客服可以一次性告诉你需要准备哪些材料,避免因为材料不全而反复修改,能节省不少时间。 第二,不会影响下一年的保费。 这一点是很多人关心的。我专门问了客服,得到的答复是,因为这次事故是对方全责,我申请的出行不便险理赔属于"无责理赔",不会计入我的出险次数,所以下一年的车险保费不会因此上涨。这让我彻底放心了,不用担心因为领这笔钱而导致明年多花钱。 第三,即使保险到期了,只要事故发生在保险期内,也可以申请理赔。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分享,说自己的车修好了,保险也到期了,才想起有这个险,不知道还能不能申请。其实,只要事故发生在保险有效期内,哪怕保险已经到期,你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理赔。不过要注意,保险法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两年,所以最好在事故发生后的两年内提出申请,以免超过时效而无法理赔。 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买车险不仅要选对主险,还要关注那些实用的附加险。像出行不便险这样的小险种,虽然保费不高,但在关键时刻能帮你解决不少麻烦,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你也买了车险,不妨赶紧看看自己的保单,有没有这个附加险。如果你的车因为事故正在维修,或者之前出过险但忘了申请,赶紧打电话给保险公司问问,说不定也能像我一样,多领一笔"打车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