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球芯片行业迎来标志性事件:AMD与OpenAI宣布达成一项为期四年、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芯片供应协议。根据协议,OpenAI将部署总计6吉瓦的AMD GPU算力,并获得了认购AMD约10%股份的权证。此消息直接引爆资本市场,AMD股价单日暴涨超20%,市值一度激增逾千亿美元,并带动美光、台积电等半导体股普涨。这一合作被业内视为对AI芯片市场格局的重塑,标志着在英伟达占据主导的领域出现了强有力的挑战者。 这一股价波动背后,折射出全球芯片产业正身处由人工智能算力需求驱动的“超级周期”。花旗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突破7310亿美元,但增长主要由芯片均价飙升推动,而非出货量,呈现出“收入创新高但发货量未达峰值”的独特现象。AI相关芯片已成为最大变量,其渗透率在五年内从零猛增至超25%,尤其在数据中心领域,预计到2025年将占据半导体销售的27%。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全球芯片产业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当前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热潮。 在此浪潮下,中国芯片力量也在加速突围。中国企业如华为、地平线在端侧AI芯片实现突破,而砺算科技等国产GPU企业则发布了全自研高性能图形GPU芯片,并在游戏、数字孪生等领域寻求应用落地。然而,行业也面临地缘政治、供应链韧性以及AI投资回报尚未完全兑现等挑战,未来竞争的关键将集中于技术生态构建与产业链协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