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个人信息正在暗网被“拍卖”?澳航570万数据泄露背后的警示! “一次性泄露570万人数据,却坚持不付赎金?这家航空公司的硬气回应,背后藏着你不知道的风险!” 当地时间10月12日,澳大利亚澳洲航空公司(Qantas)确认,今年7月遭黑客攻击的570万客户数据已被公开泄露🤯(数据泄露)。受害者的姓名、邮箱、电话、生日等信息全被挂在暗网,仅信用卡和护照信息侥幸“逃过一劫”。 这次事件源于黑客组织“Scattered Lapsus$ Hunters”对澳航第三方服务商——美国软件公司Salesforce的攻击。同一团伙还窃取了迪士尼、谷歌、丰田等39家跨国企业的数据,并威胁“不给钱就曝光”。尽管澳航申请了法律禁令,但专家直言:“对境外黑客毫无约束力”。 黑客为何专挑大公司下手?答案像“绑票选富豪”——Salesforce这类第三方服务商手握海量用户数据,一旦攻破,等于撬开几十家企业的“保险柜”💼。而澳航拒付赎金的底气,来自澳大利亚政府“绝不向黑客妥协”的立场。但普通人的隐私,却成了这场对峙的“牺牲品”。 就像你刚订完机票,就收到“航班取消”的诈骗短信;注册会员时留的生日,成了破解你社交账号的钥匙……网络安全不再是远方的新闻,而是每个人手机里的“定时炸弹”📱。 企业总说“数据已加密”,但第三方漏洞防不胜防;法律禁令听起来强硬,却难挡跨国黑客的键盘💻。在数字化时代,隐私保护像一场“军备竞赛”——我们交出的每一个信息,都可能成为黑市明码标价的“商品”。 当我们连WIFI都要反复确认安全性时,巨头们却让黑客“一键打包”几百万人的家底——这不该是数字时代的常态。 你曾因信息泄露接到过骚扰电话吗? “如果企业拒付赎金却让用户承担风险,你觉得该谁买单?” 💬 评论区等你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