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打出报告,称“先轰中国本土”,还赌中国不会按下核按钮。 美国智库搞出的那份报告,说白了就是在玩火 —— 明目张胆说台海冲突里能先打中国沿海目标,赌的就是中国守着 “不首先使用核武” 的承诺,不敢真动核按钮。 可这算盘打得再精,也全是基于对中国政策的瞎解读和对风险的愣头青式低估。 先说说他们这赌局的底子。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炸响那天,就明明白白告诉全世界,任何时候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后来还承诺不对无核国家用,2024 年外交部的工作文件里也再三重申这立场,甚至推动五核国签 “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 美国智库就盯着 “不首先用” 这五个字做文章,觉得只要自己先动手的是常规打击,中国为了守承诺就得忍着,可他们压根没看懂中国核政策的真正内核 —— 不首先用,不代表挨了打不还手,更不代表能眼睁睁看着本土遭袭、核心利益被戳。 要知道中国沿海可不是随便能碰的地界。从长三角到珠三角,这一片既是经济命脉,住着几亿老百姓,也是国防防御的前沿。 真要是有人敢把炸弹扔到这儿,不管是常规导弹还是别的什么,首先戳破的是中国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的底线。 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美国智库跳出来说要打击中国本土,本身就是赤裸裸的干涉,这已经不是军事问题,是触碰国家根本利益的红线。 而且中国的常规反击能力早就今非昔比,光是火箭军的常规导弹就能精准覆盖台海及周边,海军、空军的区域拒止力量也足够让来犯者付出代价,压根犯不着一开始就动核武,这帮专家连 “常规反击就够喝一壶” 的账都没算明白。 更可笑的是,他们忘了五核国领导人 2022 年就签过联合声明,明说 “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 中国的核力量从来不是用来主动挑事的,是用来保底的 —— 只有当中国遭受核打击,或者面临 “危及最高利益的非常事件” 时,才会启动反击。 美国智库以为能靠 “常规先动手” 拿捏中国,却没想想战争这东西从来不受剧本控制,一旦沿海遭袭引发冲突升级,谁能保证不会滑向不可控的局面? 真要是逼到中国核心利益不保的份上,他们所谓的 “赌局” 只会变成引火烧身的灾难。 说到底,这份报告就是典型的霸权思维在作祟 —— 既想干涉中国内政,又想靠偷换概念降低自己的风险。可他们忘了,中国的承诺是基于和平的诚意,不是任人拿捏的软肋。 “不首先用核武” 是对世界和平的负责,可不是对侵略者的纵容。真要把这当成可以随便动手的理由,那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毕竟没人会拿国家主权和人民安全去赌,这一点,美国智库怕是到现在都没琢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