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镰田浩毅在著作中警告,未来30年内东京首都圈发生规模7级以上直下型地震的概率高达70%。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推算,若发生规模7.3级以上的直下型地震,恐造成超过1.1万人死亡,逾60万栋建筑物烧毁受损,令东京全面瘫痪。
日本全国拥有超过2000条活断层
镰田指出,目前已知日本拥有超过2000条活断层,研究显示,一旦发生大型海沟型地震,内陆活断层会变活跃并诱发直下型地震。
法新社
根据日本中央防灾会议与地震调查委员会预测,未来30年内发生规模7级地震的概率为70%。也就是说,东京直下地震“迟早会发生”,问题只在于“何时”。
逾60万栋建筑物全毁或烧毁
东京都防灾模拟中最严重的情境是“都心南部直下地震”,中央防灾会议推算,若首都圈发生规模7.3直下型地震,恐造成约1.1万人死亡、逾60万栋建筑全毁或烧毁,经济损失高达95万亿日元(约4.46万亿元人民币)。
法新社
另一项模拟显示,东京23区约6成地区将出现震度6强以上的摇晃,死亡人数约6000人,其中多数因建筑倒塌与火灾丧生。
东京都政府于2022年公布强震后“灾害情境模拟”显示,地震发生后3天内,粮食与生活物资将迅速耗尽;1周后,避难生活导致民众健康恶化与争执增多;到1个月后,虽然避难者减少,但因人力不足与资源匮乏,治安开始恶化,抢夺与盗窃事件频发。
东京势必陷入全面瘫痪届时,整个大东京地区将有多达800万人因交通中断等原因无法返家,仅东京都就有453万人,为3・11地震的1.3倍。若民众像3・11当年徒步返家,主要车站周边恐发生人群踩踏事故。
专家警告,届时自来水、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恐长期停摆,救护车与医疗体系无法运作,民众将面临“无水、无电、无粮”的极端生活,东京功能势必陷入全面瘫痪。
日本修正南海海槽30年内大地震概率
由80%升至最高90%以上
今年1月,根据南海海槽过去的地震间隔等资料,日本预测30年内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为“约80%”。
9月26日,调查委员会指出,因新研究纳入室津港隆起量数据误差,并利用有限数据推算的新方法计算,结果显示概率扩大至“约60%至90%以上”。若不采用隆起量数据进行计算,推算结果则为“20%至50%”。
不过,调查委员会特别强调“约60%至90%以上”的概率。
▲日本地震调查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调查委员会主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平田直呼吁,南海海槽地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强调“情况并未改变”,希望民众持续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