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金一南将军再次语出惊人!他说:“1万多日本人,面对19万东北军发动‘9.18’事

金一南将军再次语出惊人!他说:“1万多日本人,面对19万东北军发动‘9.18’事变,我们有将近超过敌人20倍的军力,却在短短两天丢掉奉天,一星期丢掉辽宁,2个月内让东北沦陷……为什么我们要抗美援朝,这般屈辱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解答!”振聋发聩! 1931 年的东北军家底确实厚实,不算那些堆成山的步枪机枪,光飞机就有 200 多架,坦克 100 多辆,论装备比对面的日军还要阔气,可这些精良装备最终都成了摆设。 进攻北大营的日军其实只有 180 人左右,而驻守在这里的东北军独立第七旅就有六七千人,兵力对比接近 10:1,可结果却是日军仅付出伤亡 24 人的代价就轻松占领营区,这种反差简直离谱。 当时的东北军并非没有抵抗的能力,而是被 “不抵抗” 的命令捆住了手脚。 九一八事变当晚,张学良正在北平中和戏院看梅兰芳的《宇宙锋》,接到急报后,脑子里全是蒋介石 8 月 16 日发来的 “铣电”,那上面明写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参谋长荣臻接到前线请示,直接下令让士兵 “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这种荒唐的命令让士兵们陷入绝望,有的干脆躺回床上装睡,等着日军来缴械。 更讽刺的是,事变前东北军刚调走 6.5 万兵力入关讨伐石友三,可即便如此,剩余兵力仍有十余万,对付两万左右的关东军绰绰有余,可最终却落得个 “要么缴枪要么跑路” 的结局。 日军占领沈阳后,从兵工厂掠走 15 万支步枪、6 万支手枪、250 门重炮,东三省航空处的 300 架飞机全被抢走,连金库 7000 万现金都被洗劫一空,等于给敌人送了份大礼。这种溃败绝非偶然,直白来讲是 “心散了”。 东北军作为奉系军阀的底子,虽已归顺南京政府,但内部本就不够凝聚,再加上南京政府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把重心放在 “剿共” 上,对日军侵略一味退让。 马占山当年找到张学良请战,看到 “力避冲突” 的电文后气得扭头就走,可这样的血性在整体的不抵抗氛围里根本掀不起波澜。 日军从策划柳条湖事件时就算准了东北军不会抵抗,河本末守中尉用 42 包炸药炸铁路,特意要求 “动静大破坏小”,就是为了找借口,而他们的算计果然得逞了,五个月内就占领了相当于日本本土三倍的 128 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 万同胞成了亡国奴。 反观抗美援朝,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志愿军拿着劣质武器,面对的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带领的联合国军,敌军一个团的火力就超过我军一个军,三年战争里敌军投射弹药 330 万吨,我军才消耗 25 万吨,后勤保障更是天差地别,敌军 1 名士兵有 13 名后勤兵伺候,我军 1 名后勤兵要保障上百名士兵。 可就是这样悬殊的差距,志愿军在长津湖顶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把美军王牌陆战一师打回三八线;在上甘岭,靠着坑道工事硬抗美军 190 万发炮弹,守住了阵地。这种反差恰恰说明,装备再好没人敢打也是白搭,骨头硬了再差的武器也能发挥威力。 九一八的屈辱像一记耳光,打醒了中国人:软骨头换不来和平。东北军那些飞机坦克,在不抵抗的命令下连废铁都不如,而志愿军手里的老旧步枪,在有血性的战士手里能变成令敌人胆寒的利器。 19 万打不过 1 万,是因为从上到下没了抵抗的决心;拿着劣质武器能跟世界第一强国掰手腕,是因为整个民族凝聚起了不服输的血性。 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奇迹,更是对九一八那段黑暗历史最响亮的回应。 这个国家再也不是谁想捏就能捏的软柿子。这种从屈辱里爬起来的精气神,才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比任何先进装备都更能守护和平,这也是那段历史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