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全体宣布“拒统”,张亚中落选成定局,统一只剩临门一脚,我国台湾省的国民党近期举办了选举,这事儿可是吸引了不少人,但据报道可知,目前参加选举的人,没有一个在“统一”方面表达态度,也就是说没人对“统一”发表具体的做法和想法。 国民党这场主席选举,活脱脱演成了一出“不谈统一的统一戏码”,明明是靠处理两岸关系起家的政党,如今却把“统一”这个核心议题藏得比藏私房钱还严实。 四位候选人围着台面上的话筒唇枪舌剑,从党内改革聊到民生经济,唯独在“如何推动统一”这个最该说清的问题上集体沉默,个个都玩起了“顾左右而言他”的套路,仿佛统一是碰不得的烫手山芋,连提一句具体做法都怕烫到自己。 最终开票的数字更是把这份尴尬摆上了台面,朱立伦以45.78%的得票率拿下党主席之位,乍看是赢了,可细究起来这战绩实在拿不出手,这是国民党自直选党主席以来最低的得票纪录,比马英九当年接近7成的得票率、吴敦义52%的得票率都低了一大截,相当于顶着“胜利者”的头衔,却收到了党内半数以上党员投出的“不信任票”。 反观之前没多少人看好的张亚中,倒是凭着“签署两岸和平备忘录”的说法异军突起,硬生生抢下32.59%的选票,60632张票背后,是一群憋着气的党员用选票表达的态度 这股被称作“张亚中现象”的势头,比五年前洪秀柱参选时19.2%的支持率强劲太多,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根本不是张亚中个人有多强,而是党内的焦虑情绪已经快装不下了。 要知道洪秀柱当年敢喊出“终极统一”,即便被党内“换柱”也没改口,那时党内还有人敢把“统一”挂在嘴边,可短短五年过去,连张亚中这种看似激进的候选人,都在玩“统合”替代“统一”的文字游戏,把欧盟模式搬出来混淆概念,所谓的“和平备忘录”里只谈让大陆放弃武力,却绝口不提统一的具体路径,说白了就是换了件马甲的“模糊策略”,可即便这样,还是收割了三分之一的选票,足见党员们对现状有多不满。 再看另外几位候选人的表现,更能明白这种焦虑从何而来,寻求连任的江启臣只敢说“延续胡连会愿景”,把“九二共识”当万能挡箭牌,却不说这共识里“谋求国家统一”的核心该怎么落地 前彰化县长卓伯源翻来覆去就是“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可问他“回到之后干什么”,就没了下文 而最终当选的朱立伦,干脆把调子定得更低,只提“推动社会力交流、减少政治性”,承诺在大陆设服务处搞民生服务,对“统一”二字避之唯恐不及,活像个只想做买卖不想谈初心的生意人。 这些人心里门儿清,民进党在旁边盯着挑刺,只要敢谈统一就会被扣上“卖台”的帽子,可他们忘了,国民党之所以能和民进党区别开,靠的就是处理两岸关系的传统优势,如今这优势快被磨成了废铁。 2008到2016年马英九时期的光景还没走远,那时靠着明确的“九二共识”立场,两岸实现了直航、ECFA生效,多少台商靠着两岸交流赚得盆满钵满,国民党也因此稳住了执政根基。 可现在呢?党纲里虽然还写着“反对台独”,但新政纲里满是“搁置争议”“社会连结”这类模糊表述,连“谋求统一”的影子都快找不到了。 党内的老党员看得真切,这哪是“中国国民党”,分明在往“台湾国民党”的方向滑,再这么下去,和民进党只剩名字上的区别,迟早要丢了自己的根。 更讽刺的是,张亚中不过是喊了句“要和大陆谈”,就被同党籍的詹江村骂成“身在蓝营心在绿”,扣上“把胜利拱手让人”的帽子。这种对内打压统派、对外回避立场的操作,简直是自断臂膀。 要知道大陆这边反复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党交往的基础,可国民党现在连“九二共识”里的“统一”内核都不敢提,还怎么指望恢复两岸交流渠道? 朱立伦当选后嘴上说要“重建交流平台”,可连统一的具体方向都没个谱,这平台建起来怕也只是个空架子,顶多用来聊聊体育赛事、做做民生生意,根本触及不了核心问题。 党员们的焦虑不是没道理,民进党靠“抗中”“谋独”收割选票,国民党要是连自己最拿得出手的两岸优势都丢了,迟早要被边缘化。 张亚中的选票就是最好的警告,那些投给他的人,未必全信他的“和平备忘录”,更多是想通过选票给党中央敲个警钟,再不谈统一、再不清立场,这个党就真的没救了。 可遗憾的是,朱立伦的低票当选还是说明,党内的主流力量依然抱着“模糊求存”的心态,宁愿当个没骨气的“中间商”,也不愿做个有立场的“领航者”。 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立场滑坡,比民进党明着“谋独”更让人揪心,毕竟前者丢的是初心,后者坏的是底线,而初心丢了,再想捡回来可就难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