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乌克兰真是专挑俄军的要害下手,一击一个准。   10 月 13 日凌晨,克里米亚

乌克兰真是专挑俄军的要害下手,一击一个准。   10 月 13 日凌晨,克里米亚费奥多西亚的夜空被熊熊大火彻底照亮。乌军无人机突袭当地一座油库,滚滚黑烟在数公里外都清晰可见。   这则消息很快从克里米亚共和国行政长官谢尔盖・阿克肖诺夫的表态中得到证实:油库遇袭起火,但暂无人员受伤,各专业部门已赶赴现场处置,俄防空部队初步称击落 20 多架无人机。   可这处被袭的油库,绝非普通仓储设施。它是俄军在克里米亚的 “燃料心脏”:铁路、船舶、公路的燃料转运全靠它支撑,甚至黑海舰队的舰船补给、南线地面部队的车辆机动,都要依赖这里 “供血”。   乌军此次袭击,真是精准掐住了俄军在克里米亚的后勤七寸。其实这种 “点穴式打法”,乌军早有先例。   从之前炸断克里米亚大桥,到打击塞瓦斯托波尔的俄军军舰,再到如今瞄准油库,思路始终明确:不跟俄军硬碰硬拼火力,专找后勤大动脉、战略要害下手,就是要让俄军在克里米亚待不安稳,让前线的战争机器转不动。   而俄方对此次袭击的表态,很快出现了细节变化。起初说击落 20 多架无人机,之后俄国防部又改口称 “一夜拦截 56 架”。这种数据差异,恰恰暴露了乌军“蜂群战术”的难缠之处。   即便俄军把克里米亚打造成号称 “全球防空最密集” 的区域,乌军国产的“鳄龙”无人机仍能找到突破口。   这种无人机能扛 50 到 100 公斤战斗部,专钻坚固设施的空子,像打游击一样灵活;哪怕俄军拦住一半,只要有一架得手,就算成功。   这次袭击的破坏力还不止于油库本身。乌安全局特种部队随后透露,无人机不仅砸中了油库的 5 个油罐,还顺带端了附近的“卡法”变电站。   这可是俄罗斯向克里米亚输电的“能源桥”关键节点,变压器和配电装置全被炸毁,连辛菲罗波尔的 330 千伏变电站也受牵连遭殃。   而这已经是该油库一周内第二次遭袭。上一次是 10 月 6 日,刚好在普京生日前一天,当时乌军一口气派两三百架无人机横扫克里米亚 14 个区域,如今再炸同一处油库,显然是盯着俄军的旧伤口反复撕咬,不给修复和喘息的机会。   从战场逻辑来看,这场袭击背后藏着更关键的战争法则:战争打的不只是前线枪炮,更是后勤和 “钱袋子”。就算俄军前线士兵再勇猛,没了油、缺了炮弹,也只能陷入被动。   而乌军现在的打法,正好捏住了这一点。用自研的远程无人机,成本不高但精准度够,专打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用“低成本打击”换“高战略回报”。   说到底,这早已不是简单的无人机偷袭,而是俄乌双方后勤战的 “贴身肉搏”:俄军想靠炸变电站困死乌军前线,乌军就用无人机掏俄军的能源老巢,这种互相拆台只会让冲突越陷越深。   但从费奥多西亚的火光能清楚看到,无人机这小东西,已经成了打破战场平衡的关键棋子。哪怕是号称“铜墙铁壁”的防御,碰上这种灵活的“蚊子战”,也得头疼好一阵子。

评论列表

棋子
棋子 21
2025-10-14 22:57
俄罗斯现在还有屁的防御能力,明知道人家要打击你能源,还保不住,这是打了多少人的脸
一繁丰顺
一繁丰顺 1
2025-10-15 09:54
打吧,最好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