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商务部终于接起美方电话,关于稀土管制,中方一步不退。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

商务部终于接起美方电话,关于稀土管制,中方一步不退。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方突然宣布,要因为中方的稀土管制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甚至还要管制所有关键软件出口。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倒打一耙,说中方出台措施前没提前通报,事后还拒接电话,把自己扮成了“受委屈”的一方。 可事实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吗?   14号商务部发言人一开口,直接把美方的谎话戳破了。发言人明确说了,这纯属颠倒黑白,中方在措施出台前,早就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给美方通报过了,根本不是他们说的“没打招呼”。   就在13号,中美还刚进行了工作层会谈,所谓“拒接电话”更是无稽之谈。说白了,美方就是想先造个舆论声势,把脏水泼到中方身上,给自己加税找个借口。   其实中方搞稀土管制,压根不是突发奇想,更不是故意要跟谁对着干。10月9号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的公告写得明明白白,这是依据国内法律法规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为啥非得在这时候升级管制?   看看那些触目惊心的走私数据就知道了——2024年12月到2025年4月,就有美国企业通过非法渠道从中国弄走了3834吨光氧化锑。   这些人走私的花样简直匪夷所思,把稀有金属灌进塑料模特胸腔伪装成装饰品,混进瓷砖胶、装进洗发水瓶里分批运,简直是把监管当摆设。   2025年7月中方搞专项打击,在广西抓了一批嫌疑人,之前还有美国企业自己举报,才截获了300吨伪装稀土,案值都超过8000万美元了。这么疯狂的走私,再不从严管控,咱们的战略资源早晚要被掏空。   美方自己一直在步步紧逼。9月中美刚在马德里谈完经贸,结果才过20多天,美方就又搞起了小动作:给三星、海力士这些芯片企业加更严的限制,买美国设备都得单独申请许可。   还逼着荷兰、日本的盟友一起搞管制,把非美国公司也拉进他们的控制体系。另外,美方还拿232条款当工具,给风力涡轮机、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这些一大堆商品加关税,明着是针对全球,实则专门盯着中国的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打。   人家都把刀架到脖子上了,中方用稀土管制反击,说白了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有啥好指责的? 可美方倒好,自己干着滥用出口管制的事,转过头来倒打一耙。   商务部发言人直接点出了他们的双重标准:美方的管制清单里光物项就超过3000项,中方才900多项;美方还搞最低含量规则,低到0%都要管,这才是真的破坏全球供应链。   现在中方只是依法管自己的稀土,他们就急着喊加税,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而且大家千万别误会,中方这管制根本不是要卡谁的脖子。发言人特意说了,这不是禁止出口,只要是合规的申请,比如用于民用的、符合规定的,都会正常给许可。   甚至还会搞通用许可、豁免这些便利措施,就是为了保障正经贸易。有券商分析过,稀土这东西太重要了,新能源汽车、风电、人形机器人都离不开,2027年全球需求可能比现在涨不少。   中方这么做,一方面是防着稀土被走私到敏感领域、用到军事上,另一方面也是规范国内市场——以前总有些低价竞争、渠道混乱的问题,现在正好借机引导企业往研发、提质量上靠,这对全球产业其实是好事。   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过去4轮经贸磋商都证明了,只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啥事都能谈。可美方呢?一边要坐下来谈,一边又不停搞限制、放狠话,这哪是有诚意的样子?   马德里会谈才过去没多久,就把上千家中国企业卷进管制范围,还非要落地对海事、造船业的打压措施,现在又拿加税吓唬人,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现在外界都看得明白,中方已经把话说透了,事实也摆出来了:通报过、谈过,管制是正当做法,不是要断供。   接下来就看美方了,是收起那些威胁人的套路,拿出真诚意回到谈判桌,还是非要一条道走到黑。要是真敢加税,中方也说了,肯定会坚决反击。   毕竟稀土这东西,中国有产业链优势,不是说换供应商就能随便换掉的,美方真要闹起来,最后恐怕还是自己的企业吃亏。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可惜美国人现在好像还没琢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