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浮云]2018年的时候,美国发动对我国的贸易战,当时的我们基础也薄弱,经验也不

[浮云]2018年的时候,美国发动对我国的贸易战,当时的我们基础也薄弱,经验也不丰富,一时间捉襟见肘,当时有网友说:现在是我们向美国投降代价最小的时候。今天,我们火力全开,现在是美国向中国投降代价最小的时候。   贸易摩擦刚起时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覆盖了数千亿美元的商品,我们的出口链条瞬间被拉扯得变形。   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增速从年初的14.5%骤降至3.8%,制造业PMI指数一度跌破50荣枯线,中小企业倒闭潮隐现。   基础薄弱不是借口,而是现实,我们花了整整一年才逐步稳住阵脚,通过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勉强喘息。   那时,有人敏锐指出,及早让步或许是止损的最佳窗口,可惜我们选择了硬扛——不是鲁莽,而是别无选择,因为退一步很可能意味着整个产业链的崩塌。   如今,轮到2025年,贸易摩擦已演变为全面博弈,关税壁垒从电动汽车的100%到半导体芯片的70%,层层叠加,美国对华出口商品总关税峰值一度飙升至125%。   但不同的是,这次我们不再是那个手忙脚乱的追赶者,七年砥砺,中国经济体量已从2018年的13.6万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18.5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从16%升至19%。   2018年,我们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达20%,如今降至12.5%,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框架,东南亚、非洲和欧洲市场填补了空白,对东盟出口占比从11%升至18%。   在关键领域,高铁出口订单从零星项目到覆盖60多个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量全球第一,电池技术专利申请量是美国的3倍。   稀土加工能力更是压倒性优势,我们控制了全球90%的供应,从钕铁硼磁体到电动机核心材料,无一不是卡脖子反制的最硬武器。   这些变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战略布局的成果。   过去七年,我们加大了科技自立投入,研发支出从2.1万亿人民币增至3.3万亿,占GDP比重达2.6%,诞生了麒麟芯片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这样的突破。   相比之下,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愈发严重,2024年其贸易逆差达1.1万亿美元,对华逆差占总逆差的40%,却因国内通胀压力和供应链断裂,难以承受全面脱钩的代价。   美国的反复施压,本质上是霸权焦虑的回光返照,他们习惯了单极世界的红利,却忽略了新兴力量的指数级增长。   美国推动的“对等关税”名义上公平,实则重塑规则以维护其垄断地位,但2024年中美贸易额仍逆势增长3.7%至6882亿美元,这证明互补性远胜摩擦。   欧盟和日本的反应已昭示,单边主义正蚕食其领导力,如果美国继续加码,如对软件出口实施许可管制,其国防工业将首当其冲。   5月中美在日内瓦的经贸会谈虽未全解僵局,但延长了301调查豁免至8月,这为缓和留下了空间。   相比2018年的仓促协议,这次我们有底气要求对等让步,因为我们的谈判桌不再是单方面求和,而是基于实力的博弈。   七年砥砺,我们从学徒变高手,对方却在原地打转,或许,这就是历史的辩证:越是强势越易自缚,越是稳健越能逆转。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