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全南法院:巧用“司法加减法”,助企跑出加速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更好展现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现开设“虔法助企”专栏,集中展示赣州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成效。

本期,我们一起聚焦全南县法院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司法实践。

从“耗时耗力”到“一次都不用跑”,企业纠纷化解正迎来全新体验。

8月27日,全南县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商事劳资纠纷调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由全南法院携手人社、工会等部门共同打造的“法院+协会+职能部门”三位一体解纷机制全面启动,真正实现了商事劳资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自启动司法助企专项行动以来,全南法院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这一理念,积极对标深圳先进规则规制,通过强化府院联动、创新工作模式、建强工作机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为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活力,为服务全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诉讼做“减法”,发展驶入“快车道”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工作计划一点没耽误!”一家电子有限公司的代表感慨道。

据了解,该公司因一笔5万元的买卖合同纠纷需要解决,而被告远在外省,该企业代表通过全南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司法助企专窗”提交立案申请后,案件当天就完成了审核和移送。承办法官考虑到被告身处外省,为减少双方诉累、提升解纷效率,优先启动了调解方案,并通过线上“云法庭”组织双方调解,法官从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前景入手,耐心梳理纠纷症结,多角度展开沟通,最终仅用7天便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并实现当场履行。

全南法院对涉企案件实行优先立案、快速审理、高效执行,推动涉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大幅缩短40%。截至目前,该机制已累计帮助中小企业收回债权690余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诉讼时间成本。

服务做“加法”,激活企业“生命力”

对于陷入困境的企业,全南法院不做“终结者”,而是当好“急救医生”。通过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积极适用破产重整、和解程序,强化府院常态联动,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破产审判中遇到的职工劳动争议等共性难题,深化繁简分流,实行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让企业重获新生。

今年6月,在法院的不懈努力及政府部门的高效支持下,一处3.7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被成功盘活。新入驻的科技企业从对接厂房到投产仅用数月,目前生产经营正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全南法院通过重整程序成功挽救3家危困企业,保住了市场主体,实现了夕阳企业“腾笼换鸟”与市场资源的优化再配置。

效能做“乘法”,厚植产业“新动能”

全南法院紧扣县域主导产业布局,探索构建“主导产业链+司法服务链”双链融通机制,将司法服务精准延伸至产业一线。

全南法院持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组建“司法助企团队”深入园区,“上门问需”,编制并发放《企业法律风险预防手册》,帮助企业精准识别经营风险点42个。

同时,创新“云上法庭+巡回法庭”双轨模式,实现涉企纠纷“指尖办”“就近办”,打通了司法便企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南法院已妥善化解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纠纷27件,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如今,全南法院已系统构建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实质解纷—后期修复”的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体系。这套为企业量身打造的“司法加减法”,不仅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也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借鉴的“全南样板”。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南法院正用实际行动,将这一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