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西宁市大通县首次全面系统摸清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家底”

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祁瑛)10月11日,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首次全面系统摸清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家底”,标志着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科学化、精细化新阶段。

2024年,大通县启动覆盖全域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以系统性摸清这片生态腹地的“家底”。调查结果显示,大通县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8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5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6种,分别为红喉雉鹑、胡兀鹫、黑鹳、金雕等12种鸟类和雪豹、荒漠猫、马麝、白唇鹿4种兽类。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蓝马鸡、藏雪鸡、猞猁等49种。记录了大通县10个鸟类新分布记录,首次全面摸清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家底”。

本次调查依据《陆生野生动物监测技术指南》和《青海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技术规程》等相关规程执行,采用分层抽样法结合多种调查技术,抽样强度为20%,调查技术包括访问调查、样线(点)调查法、红外相机技术和无人机调查技术,针对大通县境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深入调查,全面掌握重点保护物种的种类、相对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同时,广泛调查区域内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陆生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并对大通县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评估。

调查记录的289种野生动物隶属于4纲28目71科。其中,青海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三有”野生动物196种,中国特有野生动物21种。40种野生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281种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82种野生动物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本次调查结果的出炉,显著提升了大通县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的广度和深度,有力证明了大通生态系统的原生性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