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现在有点坐不住了。中国帮建的瓜达尔港2025年新机场刚开张,能停全球最大客机,港口泊位也升级到五万吨级。他们觉得手里有了底牌,就开始两边沾光,既跟中国谈基建,又悄悄跟别国拉关系。 巴基斯坦这次的动静,其实很能说明中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瓜达尔港的新机场项目在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能停世界最大的客机,港口泊位也升级到五万吨级,这背后代表的是硬件能力的大幅跃升。 过去中巴合作更多集中于陆上的交通、能源管网,现在这个港口和配套设施的升级,让巴基斯坦有了通海、通空的双重枢纽条件,这在它的国家战略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本来就特殊,既面向阿拉伯海,又挨着中东,还连着南亚,瓜达尔港的位置几乎就是全球能源航道的关键节点。 之前它的港口条件限制了国际航运在本地的深入布局,现在有了高等级港口和机场,巴基斯坦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自然会上升,这也是它觉得手里有了底牌的直接原因。 有了更好的条件,巴基斯坦自然会调整自己的外交和经济布局,他们不只想依靠某一个伙伴,而是希望更多国家参与到它的发展中来,这对于它吸引资金和技术是有好处的。 比如它一方面继续推动中巴经济走廊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和其他地区国家进行接触,探讨新的经贸项目。 很多人便觉得巴铁不“铁”了,实际上其核心还是没离开中巴友谊这个基石。 2024年5月中巴外长战略对话的时候就说得很清楚,两国要打造增长、民生、创新这些新走廊,加快1号铁路干线、喀喇昆仑公路这些项目的进度,农业、矿业、信息技术这些领域也要深化合作。 到了10月,李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两国又交换了一大堆合作文件,从基建到科技再到民生,全是实打实的合作。 这些年中巴经济走廊干的事儿大家都看得到,以前巴基斯坦老缺电,现在萨希瓦尔、卡西姆港的电站一建,电力紧张直接缓解了;拉合尔的橙线地铁通车后,当地老百姓出行方便太多了。 截至2022年底,走廊已经给巴基斯坦带来254亿美元直接投资,创造了23万多个就业岗位,这种实打实的支持,才是巴基斯坦敢放开手脚发展的根本。 巴基斯坦媒体提到,要利用上合组织的框架和周边国家合作反恐,这个中国一直是支持的,毕竟瓜达尔地区要发展,安全环境得保障好,中巴早就说好要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恐怖主义,一起筑牢安全防线。 再比如巴基斯坦想把瓜达尔港打造成区域贸易枢纽,肯定要和中亚、海湾国家打交道,这本身就和“一带一路”的区域一体化理念吻合,中国也一直鼓励走廊项目带动周边发展。 巴基斯坦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也从来不含糊,不管是台湾还是其他问题,都坚定支持中国,这种战略互信就摆在这里,所谓的“拉关系”根本动摇不了中巴友谊的根基。 跟中国深化基建合作是延续共赢的老路,和其他国家加强联系是发展的新路,只要不损害中方核心利益,两条路就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