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错了,我马上给钱!千万别拘留我!”近日,在湖南省临湘市人民法院的法官调解室里,此前一直态度强硬、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被执行人陈某,在面对司法拘留的强制措施时,瞬间转变态度,当场全额支付了拖欠已久的劳动报酬。
据悉,2022年3月,陈某在某村承包了整修沟渠的工程,雇请了唐某到工地从事倒现浇沟工作,约定每天220元。同年7月,工程结束,双方经结算,陈某尚欠唐某劳务工资1.49万元,并出具了借条一张。2024年11月,该案经法院依法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陈某于2025年6月前分三期履行完毕。协议生效后,陈某支付了部分劳务工资,余款6900元未支付,甚至玩起了“躲猫猫”,唐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对被执行人陈某名下的财产进行了全面调查,得知被执行人陈某名下不仅登记有家用轿车一辆,还在其户籍地拥有产权明晰的商品房一套,完全具备履行能力。执行法官多次电话传唤、上门查找,陈某均避而不见,企图利用拖延战术蒙混过关。
面对这种“有车有房”却恶意欠薪、挑战法律权威的行为,临湘法院决定重拳出击,绝不姑息。在充分掌握其行踪后,执行法官依法果断出具《拘传票》,在其居住地附近成功将陈某截获,并强制拘传至法院。
被拘传到院后,执行法官对其进行了严肃的训诫,明确告知其具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已构成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的强制措施。法官义正词严地指出:“你有车有房,却拖欠辛勤劳作的农民工的血汗钱,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于法不容!”
此前还心存侥幸、气焰嚣张的陈某,在强大的法律威慑和即将被司法拘留的现实压力下,顿时慌了神,他连忙承认错误,并表示立即筹钱。一小时后,陈某的家属将全额案款6900万元送至法院。至此,该案顺利执结。(丁嘉蓉/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