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长基纽致信加拿大总理卡尼,要求联邦政府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100%关税。 为啥他这么急?要知道,马尼托巴省作为加拿大交通枢纽,汽车零部件产业占全省GDP的12%。可自从2024年加拿大跟随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以来,该省汽车配件厂订单量骤降40%。 当地一家给中国车企供应电池管理系统的工厂负责人算了笔账:原本每月稳定的2000万加元订单,加税后直接腰斩到1200万,为了维持运转不得不裁掉150名工人,剩下的员工也从三班倒改成了单班制,月工资直接锐减到之前的1/4,甚至更低! 为啥这么惨,这事儿得从北美汽车产业链的“畸形结构”说起。加拿大汽车产业70%以上的产能依赖对美出口,而美国近年来玩了命地搞“制造业回流”,又是提高关税又是修改原产地规则。 就拿《美墨加协定》来说,要求汽车零部件北美本地化率从62.5%提到75%,这相当于给加拿大汽车业套上了紧箍咒,加拿大汽车行业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不得不配合美国对华加征100%超高额关税! 可加拿大政府显然没想到,中国的反制来的又快又狠——前脚加拿大刚对中国电动车加税,中国反手就对加拿大油菜籽、猪肉加征关税,直接戳中了加拿大农业的痛处——要知道,中国可是加拿大油菜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2024年出口额接近50亿加元,这一加税萨斯喀彻温省的油菜籽仓库直接积压了438.8万吨,价格暴跌30%,农民们欲哭无泪。 马尼托巴省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数据显示,自加拿大对华电动车加税以来,该省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平均成本增加了2.3万加元,新能源车普及率从18%暴跌至7%,这哪是“保护本土产业”,分明是把消费者和企业都往火坑里推。 而由于加拿大本土根本没有成熟的电动车产业链,加税后反而更依赖从美国、墨西哥进口高价零部件,车企采购成本上涨19%,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根本不是关税能挡住的,2025年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18%,欧洲、东南亚订单接到手软。 反观加拿大,因为关税导致供应链断裂,特斯拉在加拿大的工厂不得不调整产能,2025年4月特斯拉加拿大官网显示,部分车型价格上涨22%,库存车成了香饽饽。反倒是墨西哥借着《美墨加协定》的空子,大量进口中国零部件组装后免税出口美国,2025年汽车出口量直接超过加拿大,这脸打得啪啪响。 加拿大政府可能没想到,这场关税战最先崩盘的是自己的农业。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75.8%的反倾销保证金后,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不得不亲自带队访华求情,而马尼托巴省的猪肉行业仅2025年就损失了1.2亿加元。 但中国这边,已经从澳大利亚、阿根廷找到了油菜籽替代品,加拿大想再夺回市场难如登天。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选票只能硬着头皮跟联邦政府叫板,毕竟选民关心的不是“政治正确”,而是兜里的钱袋子。 中国商务部早在2024年就启动了反歧视调查,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加拿大制造业出口占比已经从2017年的9.1%跌至7.5%,反观中国,同期占比从18%上升到22%。更打脸的是,加拿大一边高喊“碳中和”,一边因为关税导致新能源车普及率暴跌,这让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彻底没了底气。 现在加拿大面临的局面是:继续跟着美国搞关税战,农业和制造业都得完蛋;取消关税又怕得罪美国。但现实很残酷,中国已经放出话来,取消电动车关税就同步取消农产品反制措施,这种“对等原则”让加拿大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能源合作上抛出了橄榄枝,2025年前8个月从加拿大进口原油970万吨,全年预计达到2200万吨,这种“软利益”比任何外交声明都有说服力。 马尼托巴省省长的这封信,实际上是加拿大经济困境的缩影。当政治操弄撞上市场规律,受伤的永远是普通企业和消费者。加拿大政府如果再不清醒,恐怕真要步当年“枫叶国变农业国”的后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