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普京上午刚签了免职令,下午,这位交通部长就在莫斯科郊外的车里,一颗子弹,结束了自

普京上午刚签了免职令,下午,这位交通部长就在莫斯科郊外的车里,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官方说,是自杀。 普京上午刚签完免职令,下午罗曼・斯塔罗沃伊特就死在了莫斯科郊外的车里。俄侦查委员会说他是自杀,但这颗子弹击穿的,可能不只是一个人的生命,更是俄罗斯权力体系里藏不住的漏洞。 要知道,斯塔罗沃伊特是普京一手提拔起来的自己人。从2018年执掌库尔斯克州到2024年升任交通部长,一路踩着信任往上走,最后却以这样仓促又诡异的方式落幕,这本身就藏着体系运转失灵的密码。 事情的根子得从库尔斯克的防御工事说起。2022年到2023年,联邦预算给库尔斯克拨了194亿卢布修防线,时任州长的斯塔罗沃伊特当时拍着胸脯说“库尔斯克已准备好击退任何入侵”,结果2024年8月乌军一来,所谓的防线瞬间成了摆设,人家轻松占领上百个居民点、上千平方公里土地,创下二战后俄领土遭最大规模入侵的纪录。 后来才查出来,这笔保命钱早被蛀空了——本该15万卢布一个的掩体集装箱,被这帮人以37万卢布的价格买下,单这一项就浪费4400万卢布;抵御坦克的“龙牙”反坦克锥,该用M500高强度混凝土,实际用的却是只能盖民房楼梯的M200,一场雨雪就压垮了,直接造成1.56亿卢布损失。 这哪是修防线,分明是拿士兵的命换回扣,而斯塔罗沃伊特作为当时的最高负责人,说自己毫不知情谁信? 今年4月,接替斯塔罗沃伊特当州长的副手斯米尔诺夫先被抓了,被控贪腐10亿卢布,没过多久这位前副手就翻供指证老上司,说自己都是“按斯塔罗沃伊特的吩咐办事”。 这时候,克里姆林宫的操作就耐人寻味了,7月7日上午刚免了斯塔罗沃伊特的交通部长职,下午人就死在了特斯拉车里,遗体旁还摆着那把合法持有的奖励手枪。更蹊跷的是,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说他“很久以前就自杀了”,而另一家媒体则称他5号就死了,消息被故意瞒了两天,这时间线的混乱程度,比贪腐案的卷宗还让人头疼。 克里姆林宫还想找补,佩斯科夫特意强调“没有失去信任”,因为按俄罗斯公务员法,只有贪腐或重大过失才用“失去信任”的表述。可这种说辞纯属自欺欺人,要是真没问题,何必在斯米尔诺夫指证后火速免职?要是真信任,怎会连审讯的机会都不给? 去年副防长伊万诺夫贪腐落马,程序是“先拘捕再解职”,这次反过来操作,恐怕是想控制人时出了岔子,最后只能用“自杀”收尾。这种“出事就封口”的套路,之前普里戈任坠机不也一样?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真相沉到了底。 斯塔罗沃伊特的死绝不是孤例,而是俄罗斯权力体系积弊的缩影。这两年因贪腐落马的高官能排一长串:副防长帖木儿・伊万诺夫、国民警卫队第一副总长维克托・斯特里古诺夫,还有第58集团军司令伊万・波波夫,全是手握实权的人物。 这些人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贪,根源就在于“自己人”圈子里的监督真空。 普京习惯用忠诚作为选人硬通货,提拔起来的人往往形成封闭的利益团伙,外人插不进手,内部又相互包庇,就像斯塔罗沃伊特和斯米尔诺夫,一个州长一个副州长,把库尔斯克的防御经费当成了私人钱包,愣是没人管得了。等到战事吃紧,才回头追责,早已经晚了,防线垮了是小事,体系的公信力垮了才是大问题。 更讽刺的是,斯塔罗沃伊特当交通部长期间也没闲着,去年7月边境两列火车脱轨死了7人,今年7月又出了油罐车泄漏事故,他除了开紧急会议啥实际措施没有,这样的履职能力却能稳坐高位,全靠“自己人”的身份加持。 可一旦这个身份罩不住了,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用一颗子弹“谢罪”。 这背后暴露的,是权力体系里“只讲忠诚不讲能力”、“只看圈子不看实绩”的畸形逻辑,也是监督机制沦为摆设的现实——194亿卢布的拨款花出去,连混凝土标号这种基础问题都没人核查,非要等乌军打进来才知道工事是豆腐渣,这样的体系漏洞,比库尔斯克的战壕还深。 现在外界都在猜,斯塔罗沃伊特到底是真自杀还是“被自杀”,但其实答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一个国家的高官只能用死亡来终结贪腐调查,当官方通报的时间线都自相矛盾,当“自己人”的信任成了贪腐的保护伞,这样的权力体系早已经千疮百孔。 那颗子弹与其说是终结了斯塔罗沃伊特的生命,不如说是给这个运转失灵的体系打了一剂强心针,却终究掩不住那些从里到外烂透的窟窿。毕竟,遮掩一次“自杀”容易,遮掩住体系里成千上万个“斯塔罗沃伊特”,可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