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秦洪看盘|驱动逻辑转向,推动A股缩量扬升

周三A股市场出现了缩量普涨的态势。其中,上证综指再度突破3900点,形成了冲击前高的K线组合形态。得益于出海产业链个股的强势,创业板指更是大涨逾2.36%,成为A股领涨先锋。不过,量能大幅萎缩,量价背离的担忧由此产生。

浮现量价背离隐忧

虽然国际贸易纷争错综复杂且一波三折,但从周三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向来看,似乎再度有边际缓和的态势。

一方面是因为亚太股市全线回升,无论是日经225指数还是韩国KOSPI指数均出现了红盘态势。一向对外围环境变动极为敏感的港股恒生指数也在周三震荡回升,显示出全球资本再度交易边际缓和的信息。

另一方面则是人民币汇率再度强硬,在周三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95,上调26点,显示出人民币中间价已升至7.10元强方,为去年11月来首次,如此信息也显示出A股外围环境趋于改善。

不过,从周三的盘面来看,多头攻击意志并不是太坚定。

一是体现在早盘冲高受阻的走势上。以沪市为例,上证综指在早盘小幅高开后一度震荡探底,随后受到航空运输股等品种的大涨而触底回升,但在10:20前后,再度受阻回落,一度收绿,显示出多头犹豫的心态。不过,在午市后,由于人形机器人主线的全线拉升,多头再度聚集士气,将股指推升至3900点上方。

二是体现在成交金额中。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只有2.0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萎缩5034亿元。一方面是指数的强劲上涨,另一方面则是量能的大幅萎缩,如此就带来了量价背离的担忧。

三是市场热点较为繁杂,呈现出普涨的态势。在前期指数大涨过程中,往往依赖核心主线的扬升。但在周三,除了人形机器人主线之外,还有航空运输主线、医药主线、电力设备主线,有点杂乱无章。

涨升逻辑切换或削弱担忧

这对于后续走势来说,的确会带来一定的压力。毕竟量能放大显示出买盘力量强劲,是股指扬升的核心驱动力。所以,量能萎缩,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短线买盘力量有所减弱,这的确会影响到后续A股的涨升力度与涨升空间。

但是,如果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考虑,或许可以削弱如此的担忧。众所周知的是,自去年9月24日以来的A股市场走势,核心驱动力主要是利率的持续下行所带来的无风险收益率的上升、AI产业革命以及积极的股市政策导向,这三个驱动力既给A股带来了新的增量资金,也给A股带来了估值扩张的动能。也就是说,这次周期,主要是拔估值行情,业绩的驱动力并不占核心权重。

不过,在接下来的行情里,驱动力或者说涨升逻辑可能会有所转向,即从拔估值的分母驱动力走向业绩回升的分子驱动力。这也得到了三个信息的佐证,一是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PPI数据进一步巩固了8月的触底回升的成果,意味着上游盈利能力开始回升,这对A股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上市公司业绩将迎来拐点。二是反内卷的信息仍在持续增强,航空运输股在周三的上涨就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这也成为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三是9月出口势头仍然强劲,说明出海产业链的龙头上市公司业绩仍将成为整个A股业绩回升的牵引力量,电力设备股、医药板块的强势就是最好的注解。

由于业绩驱动所带来的收益需要长期持股才能够兑现,所以,无论是A股还是海外市场,业绩驱动的强势行情,换手率并不是很高。所以,随着业绩驱动逻辑的显现,在量能并不需要太过于活跃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重心也有望上移。故在操作中,仍可相对积极一些,且持仓逻辑更倾向于业绩驱动的相关领域龙头股。

(执业证书:A1210612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