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机器贴牌易,医美良心难“改名”

转自:衢州日报

■新闻速递:据第一现场报道,近日,河南郑州,某医美机构检查现场,执法人员的连番追问,撕开了行业藏不住的乱象。现场画面中,宣称收缩毛孔、焕亮肌肤的黄金微针,本质上是用于手术中凝固组织的高频电灼仪。面对质疑,工作人员轻描淡写一句:“厂家教我的!”而被机构吹得天花乱坠的抗衰王牌超声炮,真实资质是损伤性疼痛的辅助治疗仪器。

■热评: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改名”骗局有着清晰的利益链条。厂家深谙消费者追捧“高端抗衰项目”的心理,用“黄金微针”这类听起来高大上的名称替代医疗器械本名,既为美容院抬价提供了借口,也为后续责任推诿埋下伏笔。而美容院乐得充当“传声筒”,毕竟换个名字就能让低价仪器卖出高价,何乐而不为?

这场骗局撕开的,是医美行业监管的薄弱环节。突击检查能发现个案,但要根治“改名乱象”,还需精准发力。对厂家而言,必须强化医疗器械命名监管,从源头遏制误导性命名;对医美机构,应将仪器铭牌与注册信息核对纳入日常检查,让“改名术”无处遁形。而消费者更需擦亮眼睛,做项目前主动核查仪器资质与操作医生资质,留存好相关凭证,避免沦为概念营销的“买单者”。

医美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花哨的名称,而是专业的技术与诚信的服务。当高频电灼仪都能被包装成“黄金微针”,损害的不仅是单个消费者的权益,更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唯有让每台仪器都“名副其实”,让每个项目都“童叟无欺”,医美行业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许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