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10月15日表示:昨天在中东取得的成功是特朗普总统明智运用美国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10月15日表示:昨天在中东取得的成功是特朗普总统明智运用美国力量的又一例证。 蓬佩奥这话可不是空口白牙说的,所谓昨天在中东取得的成功,指的就是北京时间10月14日前一天,也就是10月13日特朗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搞成的那场加沙停火峰会。   作为最懂特朗普中东策略的前国务卿,蓬佩奥这会儿站出来说话,明显是在给这套强硬施压换成果的路数站台,而且句句都往特朗普的功绩上靠。   先说说昨天那事儿到底是怎么成的。当地时间10月13日,特朗普特意从华盛顿飞赴中东,先在以色列议会发表完演讲,才慢悠悠赶到埃及的峰会现场,把二十多个国家的代表晾了快三个小时。   但不得不说,他这趟确实把停火协议给敲定了——美、埃、卡、土四国领导人当场签了担保文件,哈马斯释放了20名人质,以色列也放了1800多名巴勒斯坦被拘留者,加沙的过境点还开了,人道物资总算能运进去。   特朗普在台上说得特高调:我们实现了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的目标,台下甚至还有人当场提名他拿诺贝尔和平奖,场面搞得挺热闹。 但这里头的门道得扒开看。   这场峰会看着风光,核心当事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压根没敢来——据说他一开始答应出席,结果被地区国家集体反对,只能临时找了个日程紧张的借口溜了。   哈马斯的领导人也没露面,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更是被晾在观众席,连上台合影的资格都没有。那份签了字的文件里,连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两国方案这些最核心的问题提都没提,就是先把战火摁下去,后续的事儿压根没谱。   可在蓬佩奥眼里,这就是成功,因为这完全复刻了特朗普一贯的做事风格:不管过程多糙,只要能拿出看得见的结果就行。   要知道这可不是特朗普第一次靠硬手段在中东搞出“大新闻”,蓬佩奥提的第一任期内除掉苏莱曼尼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020年1月,特朗普直接下命令,让美军在伊拉克巴格达机场搞了场空袭,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的指挥官苏莱曼尼给炸死了。   这事儿当时直接把中东局势推到了战争边缘,伊朗立马发射导弹袭击美军基地,还宣布不再遵守伊核协议的限制,地区多国都怕战火蔓延。   但站在特朗普和蓬佩奥的角度,这就是“明智运用美国力量”——通过精准打击敲山震虎,既削弱了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又给盟友们秀了波肌肉,让大家知道美国说动手就动手。   再说到“打击伊朗核计划”,这更是特朗普任期内的重点活儿。他上台没多久就撕毁了奥巴马政府签的伊核协议,接着对伊朗搞起了史上最严的制裁,石油、金融、贸易全给堵上。   虽然2025年5月美伊搞了五轮间接谈判,阿曼方面说有进展但没达成决定性成果,但特朗普当时就喊话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蓬佩奥这会儿提这事儿,就是想证明这种“极限施压”的路子管用——哪怕没彻底解决问题,至少把伊朗的核发展节奏打乱了,还逼着对方坐回谈判桌,这在他们看来就是“成效”。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里头的猫腻。就说这次加沙停火,以色列虽然撤到了“商定界线”,但还占着加沙53%的土地,枪炮声偶尔还能听见,数万人还在帐篷里过日子。   至于伊朗核问题,制裁确实让伊朗经济受了挫,但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反而在升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好几次提过这事儿,所谓的“成效”更像是自说自话。   蓬佩奥这会儿把这些事儿串起来说,说白了就是在强化特朗普的“强人形象”——你看,不管是杀苏莱曼尼、压伊朗,还是这次搞停火,只要美国敢亮肌肉、下狠手,就能搞定中东的麻烦。   但这话里没说的是,每次“成功”背后都藏着更大的隐患:苏莱曼尼死后,伊朗的报复从没断过;加沙停火没解决根本矛盾,将来大概率还得炸锅;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地区核扩散的风险反而在涨。   但对蓬佩奥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他要的就是把这些事儿包装成特朗普的“政绩”,证明这种强硬策略“能让世界更安全”。至于中东的老百姓能不能真过上安稳日子,恐怕从来不是他们最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