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妤)“十四五”以来重庆在住房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在10月16日上午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拥军作相关介绍。
10月16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五场)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拥军回答记者提问。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李文科摄
陈拥军介绍,住房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群众的安全安居乐业。“十四五”期间,重庆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大力推动“好房子”建设,持续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以下三个方面:
——努力满足群众刚性住房需求。坚持因城施策、一区(县)一策,优化住房套数认定、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以旧换新”等,鼓励区县因地制宜出台购房补贴政策,降低购房成本,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五年来,全市销售新建商品住房约1.3亿平方米。到2024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较“十三五”末提高2.1平方米。
——积极支持群众改善性住房需求。聚焦全链条提升住房标准、设计、材料、建造、运维水平,制定“好房子”技术导则和评价体系,加大“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力度,打造了一批备受市民青睐的“好房子”项目,推动群众住房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加快转变。目前,全市已有“好房子”项目105个,其中在售项目73个;两江新区、江北等区域的“好房子”项目开盘即热销,首月售出八成以上的房子。
——更好满足群众租住需求。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及系列配套制度。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累计培育了100余家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形成了辰寓、嘛嘛公寓等10余个本地住房租赁品牌,打造了中山四路83号公寓、照母山青年公寓等一批租赁住房示范项目,在轨道站点、商区、园区、校区、院区等筹集市场化租赁住房40余万套,形成了分散式与集中式有机结合的租赁住房供给体系。
陈拥军介绍,下一步,重庆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统筹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满足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推动全市房地产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