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昌从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多维度关注青年发展

厚植成长沃土绽放“花样年华”

近年来,南昌“青”其所好,从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多维度关注青年发展,厚植青年成长沃土,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想青年所想所急,让越来越多青年在南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样年华”。

温暖的洪漂驿站

在南昌丁公路,一栋新潮建筑格外醒目——洪漂驿站,这里已成为许多外来青年落脚南昌的“第一站”。

推开驿站玻璃门,政策宣传架上南昌新“人才10条”格外吸睛,青年卡申领指南等资料整齐陈列,为初来南昌的青年打开一扇了解南昌的窗口。房间虽小却温馨舒适,独立卫浴、高速网络、空调洗衣机等一应俱全。驿站还贴心推出“水电补贴包”,免水费赠电量,公共区域的健身器材和书吧,更为这个临时落脚处增添了家的暖意。

“外地大学生求职,住所选址是关键。”已入住驿站4天的山东大学毕业生王安炜感叹,他已拿到南昌多家单位面试通知。驿站离地铁仅150米,步行5分钟到公交站,便捷交通让外地青年快速串联起住宿、面试与生活的“城市动线”。从黑龙江来昌求职的大学生李华感慨:“免费住7天,不仅省下上千元住宿费,更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这种“雪中送炭”,让驿站从提供“一张床”的歇脚处,变成了连接青年与城市的“一座桥”。

除住宿外,驿站还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城市融入等综合服务,切实缓解青年“求职难、住宿难、融入难”的问题。

如今,洪漂驿站已成为南昌招才引智的亮丽名片。数据显示,2024年南昌常住人口增加10.22万人,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五;连续三年每年引进大学生和技能人才超14万人。而驿站建设被纳入全市人才政策体系,今年团市委协调财政资金70万元用于驿站运营补贴。目前全市已建成30个洪漂驿站,累计接待来自全国86个城市、215所高校的2197名申请者,累计入住天数5085天。

广阔的创业舞台

从浙江绍兴、温州的智能车间,到南昌广州路、紫阳大道的江西柔控智能科技公司,一股青春创业热潮正澎湃涌动。得益于南昌青年创客乐香愉团队研发的柔控智能机器人和优化系统,千里之外的制造工厂生产线效率飙升70%。“一台机器人68万元,一套系统12万元,如今销路越来越旺。”来自农村的23岁小伙乐香愉坦言,是南昌这片创业沃土让他敢想敢为。

就在去年,乐香愉凭借研发的柔控智能项目在“红谷滩杯”第十二届南昌市青英人才创业大赛中获得初创组冠军。大赛不仅是展示青年创意的舞台,更是全方位的青年赋能平台——团市委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团队为孵化项目把脉,针对青年们资金、市场等创业痛点精准施策。“通过大赛,我找到了9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依托南昌新‘人才10条’政策,团队获得近10万元创业支持。”乐香愉说,更难得的是,大赛背书带来了银行贷款和行业资源对接,让创新成果加速走向市场。如今,乐香愉在南昌有了自己的公司,实现了19人就业,员工平均年龄23岁。

乐香愉的故事是南昌青年创业群体的生动缩影。这项连续举办了十二载的赛事,已汇聚近7000名创业青年,孵化项目3300余个,培育出“顶易中国”“美翻网”等26家领军企业。如今,第十三届大赛再度启航,35万元创业奖金虚位以待,持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从“一枢纽四中心”的稳步建设,到“8810”行动计划的扎实推进,在政策阳光与市场雨露的共同滋养下,南昌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搭建起青年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当青春梦想遇见城市机遇,无数个“乐香愉”在南昌把创意转化为产值,用智慧、勇敢书写着新时代的创业传奇。

动人的志愿星光

今年,国庆假期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人流如织。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黎鑫瑶和伙伴们在万寿宫治安岗亭、新华书店(南昌书城)爱心茶水站前忙碌的身影,宛如一道清凉的风景线。“每天要准备20桶16升的茶水,纸杯根本停不下来。”她擦拭着汗珠笑道,这朴实的话语,恰似志愿服务中最动人的星光。

青年志愿服务的星光在各处闪耀。西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伙伴计划”重点项目——“广润天下客”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深入街巷,东湖区光明社区、青山湖区上坊路社区的“伙伴计划”持续推进,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城市的文明之光。

专业培训让志愿服务更有力量。15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经过系统培训,带着“三农”知识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团市委搭建的“新老接力”平台,让经验的薪火代代相传;农业产业园里的实地教学,让知识在实践中绽放光彩。

这股温暖的力量同样在各县区呈现。南昌县组织150余名返乡大学生开展青春行动,他们化身多重角色:七星湾畔,“河小青”志愿者躬身清理垃圾,守护碧水清波;交通路口,文明劝导员耐心引导秩序;社区街巷,防溺水宣传员逐户普及安全知识。

无数志愿者用点滴奉献传递温暖,以专业诠释担当,让志愿星光汇聚成照亮城市文明的璀璨星河。(洪观新闻记者万晓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