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跑出“一带一路”加速度

今年前三季度,1315.5万吨货运量、6.2%同比增幅,这组数据不仅是口岸运行的“成绩单”,更彰显出“一带一路”国际联运大通道的蓬勃生机。从昔日边陲风口到今日物流枢纽,阿拉山口铁路口岸站正以实干姿态,书写着互联互通的崭新篇章。

基建升级,夯实通道“硬底盘”。作为国际联运的关键节点,基础设施的“强”与“优”直接关系通道效率。2024年兰新铁路精阿二线全线开通,让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准轨接运能力提升15%、宽轨接运能力提高30%,为“钢铁动脉”扩容提速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针对散堆装货物集中到港的难题,今年7月口岸改造专用装卸线,每日新增7700吨装卸能力,实现“快装快卸不积压”。这些基础设施的升级,让企业收获真红利——五矿龙腾今年前三季度发运货物超75万吨,物流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协同联动,跑出通关“加速度”。货运量增长的背后,离不开跨部门、跨国界的高效协作。阿拉山口站践行“重联合、强营销,重配套、提效率”理念,主动对接市政府、海关、边检等部门,打破流程壁垒,将列车查验换装时间不断压缩;依托中哈会晤机制,双方定期协调运力,今年7月更是创下宽、准轨单日接发24对列车的纪录。这种联动,让“堵点”变“通途”,用效率精准回应了企业对铁路运输的每一份期待。

班列延伸,织密贸易“联通网”。随着中欧班列开行量增加,阿拉山口的辐射力持续增强。如今,125条班列线路覆盖德国、波兰等21国,货物品类从服装百货扩展到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等200余种,实现从“轻小件”到“重装备”的跨越。德国的精密机械、中国的电子产品、新疆的特色特产,通过班列双向流通,每一趟列车都是“贸易使者”,让丝路活力在亚欧大陆间不断涌动。

从驼铃悠扬到汽笛轰鸣,阿拉山口的变迁,是中国扩大开放的生动缩影,证明了开放通道的活力,既要靠基建“硬支撑”,也需协同“软环境”。未来,这座丝路枢纽必将铆足干劲,让古老丝路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机。(韩晟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