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人 马斯克突然宣布了! 10月16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又抛出重磅消息:星舰肯定能把人类送上火星,但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目标是运送10万人、100万吨物资,在火星建立一个完全不依赖地球补给的独立文明。 这话乍一听像电影台词,可结合SpaceX近期的动作,又让人忍不住多了几分期待。毕竟从猎鹰火箭到星舰,马斯克团队这些年确实把不少“不可能”变成了现实,这次的火星计划,似乎也不是纯粹的空想。 从计划的硬件基础来看,进展确实给豪言壮语托了底。就在前两天,SpaceX刚完成星舰第十一次试飞,助推器成功实现海上悬停回收,技术成熟度肉眼可见地提升。 更关键的是,性能更强的第三代星舰已正式进入生产阶段。这款经过全新设计的火箭,在一次性使用状态下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400吨,即便完全重复使用也能达到200吨,是阿波罗登月火箭的两倍多,为大规模运送人员和物资提供了核心支撑。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的荆棘也不少。最关键的就是怎么在火星活下去。火星大气95%是二氧化碳,人类呼吸完全依赖生命支持系统,任何一点故障都可能致命。 还有宇宙辐射问题,当前的屏蔽技术要么重量超标、要么防护效果差,能适配星际航行的新材料还得研发好几年。 更难的是封闭生态系统,当年地球版的“生物圈2号”实验都以失败告终,在环境更恶劣的火星建自给自足的循环系统,难度更是呈指数级上升。 钱也是个绕不开的难题。保守估计建设火星殖民地需要5000亿到1万亿美元,且投资回报期可能长达上百年。 网友们对此也吵翻了,有人激动表示“太酷了,这辈子能看到就值”,也有人理性吐槽“地球问题还没解决,折腾火星干嘛”。还有人调侃,这边在规划火星移民,那边大家还在开发AI女友,画风有点割裂。 不过换个角度想,人类探索从未一帆风顺。就像当年登月计划催生了互联网、微波炉等改变生活的技术,火星计划说不定也能带来颠覆性创新。 马斯克说这是人类文明的备份,虽然现在看还像天方夜谭,但谁又能肯定,几十年后不会有第一批火星居民在红色星球上回望地球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