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财长贝森特北京时间10月15日晚表示:“如果中国政府中的一些人想通过令人失望

美国财长贝森特北京时间10月15日晚表示:“如果中国政府中的一些人想通过令人失望的行动和经济胁迫来减缓全球经济增长,那么中国经济将受到最严重的伤害一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与世界的对抗。”   贝森特说的这话纯属倒打一耙的瞎话,说白了就是美国自己在搞经济霸凌,反倒给中国扣上“胁迫”的帽子,这种颠倒黑白的套路早被大家看穿了。所谓“中国与世界对抗”的说法更是没谱,真正在破坏全球经济秩序、逼着别的国家站队的,其实就是美国自己。   先看谁才是真的“经济胁迫者”,这些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单边制裁就没停过,对华加征的关税,最高税率都到245%了,这严重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根本不是啥“令人失望的行动”,就是明摆着的贸易霸凌。   就拿今年9月说吧,美国又突然加码出口限制,针对半导体、AI芯片这些关键领域出了更严的管控措施,把好几千家中国企业放进“穿透性”管制名单里,甚至把50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进“实体清单”,说白了就是想卡中国产业升级的脖子。   更过分的是,美国还逼着G7、北约的盟友找各种借口对华加征50%到100%的关税,把经贸问题硬绑到地缘政治的战车上,这才是真的“跟世界对着干”——对着干的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客观规律,对着干的是各国自己选合作伙伴的权利。   美国不光对中国下手,对自己的盟友也照样挥关税大棒。2025年3月,美国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对欧盟进口的钢铁和铝加征25%的关税,逼得欧盟没办法,只能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搞反制,从摩托车、威士忌到船都被列进反制清单里,这场美欧贸易战闹得全球市场人心惶惶。   7月特朗普又威胁说要对欧盟卖到美国的产品征收30%关税,后来虽说达成了所谓的贸易协议,却要求欧盟取消工业品关税,还得买美国的能源产品和军工装备,这种“城下之盟”式的谈判,本质就是逼着盟友牺牲自己的利益,服从美国的战略。   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直说这是“不平衡的协议”,可见美国的“经济胁迫”早就是国际共识了。   再说说中国的所谓“反制”,本质上就是对美国霸凌的正当回应,跟“胁迫全球”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美国搞芯片封锁,中国就对钐、钆这些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可不是平白无故找事——稀土在美国新能源、军工和芯片产业里用得特别广,中国的管控完全是照着美国自己主导的出口管制逻辑来的,是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理由实施的合规措施,既占住道义高地,又能精准反击美国的技术霸权。   而且这种反制只针对美国的单边行为,其他国家只要按规矩申请,正常合作根本不受影响。   就拿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来说,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额达到17.3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比整体增速还高2.2个百分点,这里面高端装备出口增长37%,风力发电机组增长58%,这些数据足够说明中国一直在给全球经济添动力,不是拖后腿。   贝森特说“中国经济将受最严重伤害”,纯粹是自欺欺人。美国的关税大棒早就伤到自己了,苹果手机把组装环节移到美国后,成本涨了25%,再加上关税,总成本一下子飙到91%,台积电在美国建厂的成本也涨了30%。   10月11日特朗普刚放话说要加税,标准普尔500指数当天就跌了超过2%,创下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华尔街用脚投票,这就说明市场对美国政策有多担心。   更讽刺的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占比从2018年的19.2%降到了2024年的14.7%,可美国的农产品、汽车这些对中国出口的依赖度一直很高,真要打贸易战,美国受的损失只会更大。   贝森特自己前两天还放软话说“对华加税不一定会发生”,才过两天就改口抹黑,这种前后矛盾正好暴露了美国心里慌了,既想给中国施压,又扛不住反制的代价。   至于“拖慢全球经济增长”这个帽子,该扣到美国头上才对。欧盟委员会早就说过,美国的关税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会打乱供应链、推高物价,还会威胁到就业岗位。   美国一边乱用WTO规则,一边在败诉后想“改造”多边机制,这种“合用就用、不合用就扔”的双重标准,才是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可中国一直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2024年中国外贸规模达到43万亿元,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指数从2013年的100升到198,这些实打实的贡献,比贝森特的瞎话有说服力多了。   美国才是全球经济的“麻烦制造者”,中国的反制不过是“用他的办法还治他”,捍卫的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多边秩序。贝森特的话看着强硬,其实是想掩盖美国政策的困境,可事实就摆在那儿:搞胁迫的是美国,破坏合作的是美国,拖慢全球增长的还是美国。   中国从来没想过跟世界对着干,只是绝对不会在霸凌面前低头,只要美国别再倒行逆施,正常合作的大门一直开着,可要是还想继续造谣施压,中国也有足够的底气跟他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