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最主流的评点本齐鲁书社重点推出《聊斋志异新评》

近日,一部非常重要的《聊斋志异》版本——《张之铭旧藏道光壬寅刻本(聊斋志异新评》》(简称《聊斋志异新评》)由齐鲁书社重点推出。

《聊斋志异新评》初刻本为十六卷十六册,牌记页三栏直角双边,右起镌:“道光壬寅伸夏”“聊斋志异新评”“广顺但氏开雕”。卷首依次为商珩序、唐梦资序、赵起呆弁言、聊斋自志、赵起果刻聊斋志异例言、聊斋小传、蒲立德跋、但明伦自序。全书卷数箱目,依青柯亭本《聊斋志异》。正文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黑口无尾无界栏,左右双边。但氏批语分眉批、行间夹批、篇末批三种,皆以朱墨套印。运用套色印刷技术,正文与评注分色套印,朱墨二色穿插,易于诵读,更易于传播。

据统计,《聊斋》评点者在清代前后共有16人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王士祯、何守奇、冯镇峦、但明伦四家。其中但明伦所作的《聊斋志异新评》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评点本之一,书中收有431篇作品,眉批有1454条,夹批1428条,总评143条,若干圈点,总字数为11万5千余字。

但明伦(1782—1855),字天叙,号惇五,一号云湖,贵州广顺州(今长顺县)人,官至两淮盐运使。但明伦一生著述甚丰,所著有诗、古文、辞、奏疏等,主要著有《诒谋随笔》《广顺州志稿》《读史管见编》《资治通鉴观要》《升沉功纪录》《耕织器具图说》《白云山古迹考》等,其中以《聊斋志异新评》最为著名。

《聊斋志异新评》为《聊斋志异》评点史上首个朱墨套印本,其后来的翻刻本也基本承袭了这一形式。凌惕安《黔故掇拾》语称:“但云湖先生手批聊斋,匪惟闻发事理,抑且启迪文思,余酷嗒之。搜集各种板本至五六种之多,靡不雕镂细致,印刷精美,朱墨灿斑,蓄套板也。可见承平之世士夫好尚,而此老风趣大是不恶。”此评本为观览者留下的精致印象由此可见一斑。

但明伦《聊斋志异新评》刊行后,成为最主流的《聊斋志异》评点本,其绝对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一直从晚清延续到民国。喻混《聊斋志异合评》序曾称:“《聊斋》评本,前有王渔洋、何体正两家,及云湖但氏新评出,批隙导窍,当头棒喝,读者无不俯首皈依,几于家有其书矣。”《聊斋志异新评》成为《聊斋志异》刊刻、传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聊斋志异》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助力。

但明伦的评点方式多样,既有眉批的宏观把握,也有夹批的细致分析,还有篇末评的深入解读,是对《聊斋志异》的一次全方位、多层次的解读。他不仅关注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还深入探讨小说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但明伦不仅对《聊斋》小说做字里行间的点评,还能对其创作做出总结性评论,总评有文本赏析、文法辨别、主题评价,形成了他独特的评点风格。

但明伦的评点不仅深入剖析作品的内涵,还有裨人心风化。他身处官场,对其间之积弊恶习也深有体会,故亦每每借《聊斋志异》社会批判性较强的篇目,发表刺贪刺虐之论。如《促织》篇,但明伦点出了“上既有所好,有司逢迎恐后”的官场生态,“遂流毒无已,致民命不如一虫耳”。他的这种批评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分析情节、人物的角度。比如,《侠女》篇中,他径将一篇“侠女传”阐释为“孝妇传”。

但批“以文为评”,对今人最有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的,当属关于文章笔法的评论。但明伦文法批评较成体系的有“转字诀”“蓄字诀”“立胎说”“先断后叙法”。所谓“转”与“蓄”,皆是文章学术语,旨在设计情节,求曲求变。“转”立足于字句的微观技巧,“蓄”则着眼于宏观布局。“转字诀”“蓄字诀”是对《聊斋》构思如何取得生动精彩、曲折多变效果的理论性总结。

但明伦的评批对聊斋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文学艺术造诣的理解多有独到的阐释,丰富了文学结构理论,意义深远。但氏评点在评点诸家中堪称翘楚,是《聊斋志异》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基石。

《聊斋志异新评》有三位相关名人。

蒲松龄(1640一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淄川蒲家庄人。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所著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但明伦(1782一1855),字天叙,号惇五,一号云湖,贵州广顺州(今长顺县)人,官至两淮盐运使。但明伦一生著述甚丰,所著有诗、古文、辞、奏疏等,主要著有《诒谋随笔》《广顺州志稿》《读史管见编》《资治通鉴观要》《升沉功纪录》《耕织器具图说》《白云山古迹考》等,其中以《聊斋志异新评》最为著名。

张之铭(1872一约1947),字费顺,号伯岸,又号觉岸,别号古欢室主人,晚自号遁翁,浙江鄞县南乡石路头村人,为近代沪上宁波帮商人、有名的藏书家。他嗜书好古,广收图籍,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和上海建有私家藏书室——古欢室。

齐鲁书社近年来编印出版了多种聊斋文献及研究论著,更意识到以《聊斋志异》手稿为起点的许多类型的文本,以其各自丰富的内涵和形态显示出这部文学经典创作和传播的历史状况,承载著作者创作历程和读者热爱阅读、传播、评赏的历史信息,也映照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批评发展的卓越成就和中国文化的特色,于是立意并精心筹措编印《〈聊斋志异》珍本从刊》。

齐鲁书社此次出版的《聊斋志异新评》为双色套印,正文用墨印,眉批、评注、圈点用朱印,朱墨两色套印,相得益彰,版面清晰大方,再现了原本的古籍风貌。(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赵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