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在抗肿瘤治疗的路上,有时候,我们的身体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比如肠道“堵车”(医学上叫肠梗阻)。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主管护师顾敏表示,别担心,这不代表病情恶化,而是我们可能需要调整一下“交通策略”。
顾敏介绍,肠道就像一条聪明的、会自己蠕动的公路,负责运送食物残渣。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腹腔里的肿瘤长大、肿瘤长在肠道里面、手术后肠道粘连以及某些药物或治疗让肠道“没力气”都可能引起“堵车”。如果感觉肚子疼、肚子胀,肚子鼓鼓的,像个小皮球,用手敲一敲会“咚咚”响;恶心、呕吐,一开始吐的是胃里的东西、胆汁,如果吐出像大便一样的东西,这说明“堵车”很严重了;不排气、不排便,原来正常的放屁和大便完全没有了或完全不想吃东西,感觉口干、没力气、心慌等,则需要格外引起重视,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千万不要自己吃泻药或灌肠,那可能会让‘车祸’现场更严重。”顾敏说,一旦发生以上症状,在及时就医的同时,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肠道休息:马上禁食禁水,什么东西都不从嘴里过,给肠道放个假;
2.插根“吸管”减减压:我们会从鼻孔里放一根细细软软的胃管,把堵在里面的气体和液体抽出来。这会立刻让您感觉肚子没那么胀了,虽然刚开始放管子有点不舒服,但请尽量配合,我们会帮您一起适应;
3.“打点滴”加油:不能吃饭喝水,营养和水分怎么办?别担心,我们会通过输液(打点滴)给您补充能量,保证您有力气;
4.用药来帮忙:医生会用一些药来减少肠道分泌物、减轻水肿,或者帮助肠道恢复动力;
5.拍个“路况图”:可能会拍个腹部X光片或做个CT,就像交警用无人机看路况一样,搞清楚到底堵在哪里,有多严重。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护减少“堵车”风险?吕佳雯主管护师表示,平时的细心照顾,就是最好的预防。
1.吃饭学“小猫”:
(1)少食多餐:一天吃5~6顿,每顿都只吃一小碗,像小猫一样。
(2)吃软烂的:选择粥、烂面条、蒸蛋羹、土豆泥、香蕉泥这些软软烂烂的食物。
(3)绕开“硬石头”:暂时避开那些不好消化的,比如:粗纤维的(芹菜、韭菜)、黏糊糊的(年糕、汤圆)、爱产气的(豆子、红薯、碳酸饮料)、带小籽的(火龙果、草莓)。
2.鼓励“慢悠悠”动起来:
(1)身体允许时,在走廊里慢走几步,能帮助肠道蠕动。
(2)躺在床上也要多翻身,动动脚腕、手腕。
3.做个“有心人”:留意自己每天有没有放屁,大便是否通畅。
通讯员苗卿葛妍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