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51票赞成、44票反对 美国参议院投票结果出来了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5

51票赞成、44票反对 美国参议院投票结果出来了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5日,美国参议院的投票结果让这场持续16天的政府停摆再次陷入僵局。51票赞成、4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意味着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再次被否决,政府没钱运转的日子还得接着过!   这表决结果,其实就是美国两党把自己的政治私利放在民生前面的直接表现,所谓的临时拨款法案不过是他们两边博弈的筹码,政府停摆的僵局从来不是票数差多少的问题,而是两党根本没打算为了让政府“开门”真正让步。   这场持续16天的停摆,本来就是从9月30日财政年度结束前的预算僵局开始的,现在参议院的投票不过是把两党僵持的本质扒得更透,共和党握着议会优势却不愿妥协,民主党攥着否决的筹码寸步不让,最后买单的都是75万没工资还得上班的联邦雇员,还有美国经济每天流失的150亿美元。   咱们先看清楚这投票结果里的水分,参议院要通过临时拨款法案得有60票的程序性门槛,共和党就算有53席的微弱优势,再加上2名独立议员一直跟民主党站一边,所以他们必须争取至少5名民主党议员倒戈才能过关。   可这次51票赞成票里几乎全是共和党自己阵营的票,民主党没一个人松口,这背后其实是他们死磕到底的核心分歧,就是医保补贴能不能继续的问题。   共和党提出的法案只敢说“把资金延长到11月底”,却故意避开民主党反复强调的《平价医疗法案》税收抵免延期的事,要知道这直接关系到几百万民众能不能参保;而民主党早就放话了,不解决医保问题,任何拨款法案都别想通过,这种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让投票变成了走过场。   其实这场停摆从一开始就是肯定会发生的。从10月1日零点政府关门到现在,参议院已经第十次否决相关的拨款法案了,前几次共和党提的法案要么砍医疗补助的支出,要么附带一些保守政策的要求,而民主党提的法案又因为要增加社会开支被共和党否决,两党把预算案变成了测试政治立场的“试金石”。   更讽刺的是,共和党明明在参众两院都占着优势,却搞出“拆东墙补西墙”的事儿,停摆这两周里,他们冻结了全美国200多个项目的280亿美元资金,这些项目大多集中在民主党管的州里,涉及到清洁能源、电网改造这些跟民生有关的领域,特朗普甚至放话要在17号公布更多“针对民主党”的砍项目清单,把停摆变成了报复对手的工具。   停摆16天的代价早就摆在那儿了,只是两党都假装没看见。美国劳工部本来定好15号发布的9月CPI报告被迫推迟,之前9月的就业数据也没按时出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急了,直说只能靠私营机构的数据来评估经济,可这些数据根本代替不了官方统计的权威性。   国土安全部长想在机场播视频把锅甩给民主党,结果纽约、芝加哥这些地方的机场直接拒绝播放,理由是“违反了禁止政治宣传的规定”,连公共机构都看不下去这种甩锅的戏码了。   更实际的是老百姓的难处,一是运输安全局的雇员得没工资上班,有人已经开始靠做兼职糊口;二是食品券发放推迟,低收入家庭面临没饭吃的风险;三是国家公园关闭导致周边旅游业损失特别大,小商户只能关门停业。   这场僵局还在往“创纪录”的方向走,要是17号还没进展,这次停摆就会超过2013年的16天,变成史上第二长的停摆,离2018年特朗普当政时的35天纪录也不远了。   可两党领袖还在互相骂,共和党领袖图恩指责民主党“乱发脾气”,民主党领袖舒默痛骂共和党“制造医疗危机”,没人提75万联邦雇员已经半个多月没拿到工资,也没人管每天1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正在一点点侵蚀美国的根基。   英国央行的官员看得很明白,说这种混乱就像“白蚁啃美元的地位”,现在很多国家制定政策都陷入了“数据盲区”,连美联储的独立性都在受影响。   这51票对44票的结果,不过是美国政治越来越分裂的一个缩影。共和党想靠停摆逼着民主党让步,顺便削减社会开支来巩固自己保守派的基本盘;民主党则算准了停摆时间越长,老百姓对共和党的怨气就越大,这样能为2026年的中期选举攒点选票。   可他们都忘了,政府停摆从来不是什么“政治筹码”,而是关系到普通人吃饭、看病、工作的生存大事。   从1976年第一次停摆到现在的第22次,美国国会早就把预算程序玩成了博弈的工具,只是这次16天的僵局已经说明,当两党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公共利益上面时,最后受损的还是整个国家的运转根基,而这种“没钱开门”的日子,恐怕还得接着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