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一边愁着种的西瓜和养的鸡不好卖,一边又要忙着其他农活无暇摆摊,安徽旌德60岁农民许寅生想起了在路边摆无人小摊的主意。“自助出售”,标明价格、放好称和付款码,无人小摊帮老许解决了大烦恼。前年夏天,“无人瓜摊”卖了约2万元的西瓜;今年夏秋时节,“无人鸡摊”一个多月又卖了近千只鸡。老许说,无人小摊上的东西从没丢过,客人都会自觉付钱,他对摊子放心得很。
无人鸡摊已卖了近千只鸡,目前暂时“歇业”
无人小摊从前年卖西瓜开始
旌德县蔡家桥镇有一座名叫桃花园的桥,一头连着G330国道,另一头是柳溪村。离桥不远处的路边有一个红色棚子搭起来的小摊,若是车速稍快一些经过,可能就不会注意到。
那么这个小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10月16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这个小摊时,摊子上没有人,棚内也没有摆放任何出售的商品,但旁边一个牌子上写的内容却介绍了它的不同之处。“自助出售”四个红色的字最是醒目,下面写着“散养土鸡每斤18元”“野生葛根粉每斤30元”,还留下了一个手机号码。
小县城国道旁的小摊,还可以“自助出售”了?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个小摊的摊主名叫许寅生,今年60岁,他家就在桃花园桥那一头的河边。老许告诉大皖新闻记者,2023年夏天他就在国道边摆起了“自助出售”的摊子,那时卖的是西瓜。“儿女都在外地,老伴也在他们那边帮忙照顾孩子,我在大城市待不习惯,农村家里就我一个人,要是一天到晚看着摊子,田里的活忙不过来。”老许说,他前年种了一些西瓜,发愁卖不完,就想到在路边摆一个无人看管的西瓜摊。
“大概估算能卖出去多少个,放三四十个瓜在摊子里,牌子上写多少钱一斤,挂个微信付钱码,再放个秤,谁想买,自己挑,秤了之后付钱就行。”老许说,也有顾客会付现金,把钱压在瓜篮子下面,那个夏天,他总共卖了大约8万元的西瓜,其中约2万元是在无人瓜摊上挣的。“那些瓜当时要是没卖出去,可能就烂在瓜田里了。”老许说,从来没有人偷瓜,就连顾客放在那的现金也没被偷过。
一个多月已经卖了近千只鸡
一个人种瓜太辛苦,近两年老许没有再种西瓜。今年,他搞起了养鸡。10月16日,老许带着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一栋山上的老房子处,这栋小楼已多年无人居住,附近没有其他村民生活,现在是他的养鸡场,最多时有约3000只鸡散养在屋前屋后的山林里。
许寅生在老宅附近散养了一些鸡
今年是老许第一年大规模养鸡,销售又成了他发愁的问题,只在附近菜市场卖,销路太单一。于是,他又想到了前年摆过的无人瓜摊。
今年9月,老许无人小摊在停了一年后复出。这回,他在路边摆起了无人看管的卖鸡摊。一大早,他在摊子里放几个笼子,每个笼子里放几只鸡,为它们准备好食物和水。他还准备了电子秤、塑料袋、网袋、绑鸡腿的短绳。棚内还会放一些分装在小袋子中的葛根粉,都是他自己制作的。摊子边牌子上写好了鸡和葛根粉的价格。摆好摊子后,老许就去忙自己的农活了,他还种了约70亩水稻,最近正是秋收季节,常常忙得脚不沾地。
“刚摆摊子的时候,生意不行,一天就卖一两只鸡。”老许说,慢慢的,可能是顾客买了之后觉得他养的鸡肉质不错,生意越来越好,后来还有顾客会提前一天打电话预定几十只。老许告诉记者,顾客有旌德本地人,也有路过的上海、合肥等地的客人,不论哪里的客人,买了东西后都会主动付钱。
有一次,一位上海客人买了不少鸡和葛根粉,因为摊子里的不够,对方电话联系老许,他从家里又拿了一些来,最后慌忙之中少算了钱,他自己都没发现。那位客人回去之后发现了,又联系他,把钱补给了他。
老许告诉记者,因为他卖的鸡和葛根粉价格不高,也有人怀疑不是“散养”或者“野生”的,他会解释无人小摊上卖的鸡都是他自家养的,野生葛根粉是他和村民在附近山里挖的、自己在家制作的。
“现在乡亲们素质都很好,这个摊子我摆在很这放心。”老许笑着说,不论是前年卖西瓜,还是今年卖鸡,无人小摊上的东西从未丢过。今年无人小摊摆了一个多月,已经卖了约1000只鸡,鸡场里剩下的几百只鸡大部分是母鸡,正在下蛋期,所以最近无人小摊没有开张,大约再过段时间,可能会再次开张,卖鸡蛋和母鸡了。
大皖新闻记者曹庆方伟阳通讯员杨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