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资起诉蔚来始末# 蔚来喜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无定语第一,也就是国内首个被国家主权基金告上法院的车企。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在美国法院指控蔚来虚增收入和利润。作为蔚来金主爸爸,它这次咋就跟蔚来耗上了?其实吧,GIC这次起诉还是因为陈年旧事,和2022年 “灰熊” (Grizzly Research)做空蔚来的故事没啥差。
蔚来汽车自打诞生起,金字招牌就是换电,推出了个BaaS(电池租用、换电服务)。但包括灰熊机构和GIC,都觉得BaaS给蔚来财务数据注了不少水。因为车主向蔚来租电池的环节中,多加了一个中间商武汉蔚能。
蔚来这边的说法是有个资产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更顺利,未来还能发展成电池银行,吸引很多的车企加入换电大阵营。但在灰熊和GIC看来,这压根就是蔚来左手倒右手的小把戏。因为按照一块电池正常7年左右的租期,蔚来拿到的钱是一年或者是一季度一结算,可经过蔚能的一倒手,蔚来可以提前7年把电池收入直接写进财务数据。
为了佐证自己的猜想,GIC还找了一大堆理由,甚至翻遍了李斌过去的发言和关系网,像是蔚能压根没钱买这么多电池,李斌和蔚来动用自己关系网疯狂给蔚能拉融资等等。但基本都是2022年灰熊聊过了的。而早在3年前,蔚来就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应。
而且2022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早已询问蔚来相关问题,后续也没有进一步动作(当然这并不代表蔚来没有问题,大概率还是想等法院对相关案件的宣判结果落地)。在蔚来角度看,灰熊压根就是没理解BaaS商业模式的创新性,误解成了数据造假。
其实早在2022年灰熊的做空报告出来后,美国部分投资者就已经对蔚来发起了集体诉讼,但目前法院并未宣判。要是真的违规犯错,那除了用户的口诛笔伐,斌哥恐怕还得吃到巨额罚单。反过来,如果GIC只是因为高位接盘蔚来股票,现在亏惨了在这找场子,我只能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