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愿意看到的日本政党组合或将出现 在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最后一轮约谈的在野党日本维新会党代表吉村在会谈结束后表示:如果与自民党的政策协商能够达成一致,他将在首相指名选举中投票支持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 日本政坛这出 “右翼合流” 的戏码,本质上是自民党丢了权力拐杖后,急着找新搭档填坑的必然结果。 要知道自民党和公明党那 26 年的 “政治婚姻” 刚在 2025 年 10 月散伙,起因是自民党深陷 “黑金丑闻”,连带着公明党选情暴跌,这个曾经靠 “选举区自民、比例代表公明” 模式稳固选票的联盟,终究没扛过利益算计。 可自民党眼下众议院才 196 席,离过半的 233 席差着一大截,没有盟友撑场,别说推政策,连首相宝座都坐不稳,这时候同样带右翼底色的日本维新会,自然成了高市早苗眼里的 “香饽饽”—— 毕竟维新会手里攥着 35 席,这笔选票 “救命钱”,足够让自民党在首相指名选举里翻盘。 说起来这俩党能凑到一起,根本不是什么 “理念共鸣”,纯粹是 “需求匹配” 的政治交易。维新会憋了好几年的 “大阪副首都” 主张,此前在国会连个响都没听见,可高市早苗一开口就愿意设 “协商机制”,明摆着是用地方分权的画饼换选票支持。 这种操作自民党熟门熟路,当年和公明党结盟,就是靠默许对方的福利政策换来了创价学会的选票动员,2003 年众院选举里 60% 的公明党支持者把票投给自民党,这套 “利益置换” 的玩法早被玩得滚瓜烂熟。 而维新会也不亏,只要能把 “副首都” 议题抬上台面,哪怕最后落不到实处,也能在大阪选民面前交差,更别说还能借着自民党的执政资源,把自己的右翼主张塞进国家议程。 更关键的是,这俩党的右翼底色简直是 “天生一对”,政策上的契合度比自民党和公明党当年高多了。 自民党从安倍时代就憋着改宪法,2013 年党代会上就把 “加快修宪” 写进行动计划,核心就是要改第九条,把自卫队升格成 “国防军”,2022 年参院选举更是拉着维新会等势力凑齐了三分之二的修宪席次门槛。 而维新会早就喊着要废除防卫费占 GDP1% 的限制,把目标直接抬到 2%,跟自民党近几年力推的 “参考北约标准涨军费” 完全踩在一个鼓点上。 现在两党磋商时直接确认 “修宪、外交安保等基本政策一致”,说白了就是要联手把日本往 “能战国家” 的路上推,之前安倍内阁靠自公联盟突破集体自卫权,现在换成维新会这个更激进的盟友,恐怕连 “专守防卫” 的遮羞布都要扯下来了。 这种组合一旦成型,日本政坛的右翼化会从 “暗涌” 变成 “明流”,而且有实打实的政治力量支撑。算笔账就清楚了:自民党 196 席加维新会 35 席,再拉上国民民主党那 27 席,众议院直接能凑够 258 席,不仅过了半数线,连修宪需要的三分之二席位都差得不远了。 要知道 2022 年修宪势力能拿到参院三分之二席次,维新会的票仓就立了大功,现在这股力量和自民党绑在一起,修宪进程只会比安倍时代更快。 高市早苗本人的鹰派底色更是火上浇油,她所在的自民党 “志帅会” 本就是传统鹰派派阀,当年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时,自民党高层集体站台,如今换了更想证明自己的高市,恐怕只会在历史认知问题上更激进,毕竟讨好右翼基本盘是她坐稳总裁位置的关键。 至于所谓的政策分歧,比如维新会要把食品消费税降到 0%,根本算不上阻碍。自民党当年和公明党在安保法案上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不是靠 “收紧武力使用条件” 的妥协稳住了联盟,这种 “核心利益不让步,边缘议题装样子” 的操作早成了联合执政的标配。 对高市早苗来说,只要能借维新会的票当上首相,消费税这种民生议题完全可以往后拖;对吉村洋文而言,能靠支持高市换 “副首都” 议题落地,就算其他诉求没实现,也能给大阪的支持者一个交代。 说到底,这俩右翼政党的联手,就是日本政坛 “保守化” 的必然结果。自民党丢了公明党这个 “刹车阀”,反而找了维新会这个 “加速器”,毕竟后者在安保问题上比公明党激进得多 —— 当年公明党还会以 “和平之党” 名义给自民党的鹰派政策踩刹车,维新会却主动喊着要涨军费、改宪法。 等这股力量真正掌权,恐怕我们会看到防卫预算一年比一年高,修宪讨论越来越频繁,而那个曾经喊着 “永久和平” 的日本,只会在右翼化的路上越走越远,毕竟在权力面前,所谓的 “和平主义” 从来都是可以被牺牲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