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25年10月16日这天,普京在俄罗斯能源周论坛上一开口,全球能源圈都支棱起了

2025年10月16日这天,普京在俄罗斯能源周论坛上一开口,全球能源圈都支棱起了耳朵——2025年俄罗斯石油产量预计5.1亿吨,比去年少了1%。别瞅着这1%的降幅不起眼,往全球石油市场的盘子里一放,里头的门道能绕出好几个弯儿。   普京特意强调自愿减产,还点了“欧佩克+”的名,说这是为了配合俱乐部规矩、平衡全球市场,这话里的信息量可太大了。 首先得明白,俄罗斯这步棋是跟着欧佩克+的整体节奏走的。   要知道,欧佩克+从2025年3月就启动了“增产复产”计划,一路从4月撤销120万桶/日的减产额度,到夏初把增幅提到每月41.1万桶/日,8、9月更是冲到54.7万桶/日。   但到了10月,增幅突然回落至13.7万桶/日,这背后全是联盟内部的博弈——沙特这些国家想多增产抢市场份额,另一些国家却怕供太多砸了油价,最后只能各退一步搞妥协。   普京选在这时候宣布减产1%,说白了就是给欧佩克+的伙伴们递定心丸:虽然整体在增产,但咱们不会放任市场乱套,该收的时候肯定收,这联盟的规矩我认,也愿意扛责任。   这1%的减产是冲着全球油市的“过剩警报”来的。现在业内全在喊供大于求,国际能源署(IEA)都把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从1.4%砍到1.1%,还说2026年一季度库存可能环比增加1500万桶。   高盛更直接,把2026年布伦特原油目标价从75美元/桶降到62美元/桶,还警告说要是日均过剩量达到120万桶,油价可能跌到50美元/桶的低谷。俄罗斯心里门儿清,自己的经济太依赖油气收入了——2024年光石油相关税收就有894亿美元,占了联邦预算的大头。   要是真放任油价崩了,那可不是小事。所以这1%的减产更像个信号弹,告诉市场:俄不会坐视油价暴跌,欧佩克+有能力稳得住盘子。 而且这“自愿”俩字说得特别有讲究。   要知道俄罗斯现在还扛着西方的制裁,油气出口早就转了方向——巴西2024年从俄进口柴油突破700万吨,成了仅次于土耳其的第二大买家,印度更是常年的大客户。   要是被逼着减产,不光丢面子,还可能让买家们转投别家。但自己主动提出来,既显得有担当,又掌握了主动权。想当年2023年11月,欧佩克+八国搞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后,多次延期都没人敢轻易破规矩,现在俄罗斯延续这套路,就是要巩固自己在联盟里的话语权。   要是俄罗斯跟着沙特盲目增产,最后可能陷入“价跌量增不赚钱”的泥潭。反倒是稍微收一收产量,配合着稳油价,既能保住出口收入,又能维持和巴西、印度这些新买家的长期合作。   毕竟这些国家买俄油图的就是性价比,要是油价稳了,合作自然更稳当。 有人可能觉得1%的减产太少,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别忘了,俄罗斯是全球顶级产油国,一举一动都影响市场预期。   中石油经研院早就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会增加180万桶/日,需求却只增80万桶/日,本来就宽松的市场再添把火可就麻烦了。俄罗斯这时候站出来带头微调,相当于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避免大家恐慌性抛售原油期货,这比真金白银的减产管用多了。   更别说这背后还有抗制裁的考量。西方一直想通过限制技术和投资削弱俄油气产能,但2024年俄罗斯GDP还涨了4%,失业率降到2.3%,靠的就是能源出口撑着。   现在俄的对外贸易本币结算比例都提到40%了,中俄贸易更是95%用本币,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依赖西方市场的状态了。这时候主动减产配合欧佩克+,也是在向非西方买家示好:我不光能稳定供应,还能维护市场秩序,跟我合作靠谱。   普京这1%的减产哪儿是简单的产量调整,分明是盘了好几个来回的大棋:对内稳住欧佩克+联盟,对外给油市降温防过剩,还能保住自己的能源收入和国际话语权,顺便给西方制裁再添层“软屏障”。看似轻轻一收,实则把全球石油市场的主动权往自己手里又拽了一把,这算计可真够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