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区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文化传承、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急救技能等关键领域,以学生为纽带,通过搭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联动的实践平台,成功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级传导体系,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区的“涟漪效应”,对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新的探索。今年截至目前,成功举办了10余场以“小手拉大手”为主题的活动,累计惠及青少年2000人次,带动家庭参与率达87%,这一举措有效扩大了教育的影响范围,为社会治理注入崭新的活力与动能。

一是以节日为桥,实现文化从校园到家庭的“软着陆”。精准把握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关键时间节点,巧妙融合传统节日与“小手拉大手”活动,将传统文化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从书本带到生活。清明前夕,组织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在文苑幼儿园开展了传统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特别是以孩童影响力引导家长采取鲜花祭扫、植树追思等低碳方式寄托哀思,尤为引人关注,这一举措促进了社会风气更加绿色与和谐。在中秋佳节之际,指导北坪社区联合幼儿园在北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巧手做月饼中秋话团圆”活动。在专业烘焙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平鲁传统月饼的制作过程,在实践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同时,促使家长在参与过程中重新审视和传承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二是以学生为桥,实现健康知识“落户”千家。区委社会工作部与区疾控部门携手,通过一系列举措,将食品安全与健康防护有效传递给师生及家庭,实现了“小手拉大手”的良性互动。在金色摇篮幼儿园,一场别开生面的食品安全讲座受到师生及家长欢迎。这场由区疾控部门专家主讲的讲座,不仅向老师们普及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及日常管理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还鼓励孩子们参与食品卫生自查活动,通过实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这些知识带回家中,成为家庭饮食健康的小小监督员。同期在区第二中学开展了“中医知识与校园自救急救”活动,急诊科医护人员通过模拟演示与实操指导,让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海姆利希急救法等技能。初二学生李晓婉在分享自己的体会时表示,学会这些急救技能后,我感觉自己对应紧急情况更有信心了,同时我也会把这项技能分享给我的家人。家长们在孩子的带动下,更重视健康及急救技能教育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健康急救活动。

三是以专业为桥,实现安全教育的“行为”转化。区委社会工作部发挥志愿服务协调小组统筹作用,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消防、公安、教育等成员单位资源,将消防器材展示、应急演练模拟、安全知识动画等资源系统整合,为“小手拉大手”活动提供专业支撑。今年暑期期间,消防救援大队组织青少年开展“消防探秘之旅”,消防员讲解救援器材用途与火灾逃生知识,指导孩子们体验消防服穿戴与灭火器操作,最后通过家庭任务卡完成“隐患排查”。9月,联合市公安局平鲁分局在文苑幼儿园开展了“社工+民警”安全课堂则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通过开发“安全小卫士”角色扮演游戏,将防拐骗口诀编入儿歌,设计地震避险互动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应急技能。特别设置的“家庭安全任务包”,包含家庭逃生路线图绘制、电器使用检查表等,有效促进知识向行为的转化。
总之,平鲁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传导体系,将教育引导力转化为强大的社会治理合力。这一举措有效拓展了教育边界,更探索出一条以人文关怀和专业力量赋能基层治理的崭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