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向艰苦朴素,但梁漱溟却说:毛主席当年在延安住的房子,条件非常好,在整个延安都是独一无二的。
梁漱溟是在1938年1月去的延安,和毛主席多次彻夜长谈,对毛主席的生活还是有发言权的。
后来,梁漱溟在文章中写道:“在他们的社会中,似对他特别优待。饮食(夜间同饭所见)却看来亦俭素,唯所住屋内,不火自暖,是从屋外掘地,转于地下烧煤,所费不赀,在全延安更无此设备。”
那么,梁漱溟的这些话应该如何理解呢?是不是否定了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当然不是。
梁漱溟在文章中也说了,毛主席的饮食很“俭素”,只有住的房子是在地下烧煤,算是一个比较“奢侈”的地方。
其实,这个“奢侈”也是有原因的,就是毛主席习惯在夜里工作,而延安的冬天夜里是最冷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取暖条件,是没有办法工作的,所以,大家把毛主席的房子做成这个样子,就是为了让毛主席能方便夜里工作。
说白了,这就是为了工作需要,而不是什么生活享受。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可以佐证一下,就是毛主席在1938年5月写《论持久战》的时候,警卫员把一盆炭火放在他的脚边,因为毛主席写得太专注,结果不小心把棉鞋烧着了。
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虽然当时已经是5月了,但延安的夜里仍然很冷,需要用炭火取暖;第二,梁漱溟说的在地下烧煤,只是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才烧,等到春天就撤掉了,所以才要用炭火取暖。
梁漱溟也算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了,他见过的好房子肯定不计其数,别说是蒋介石、李宗仁这样的大人物,就是随便一个国民党的小科长,住的房子也比毛主席要好得多,梁漱溟却酸溜溜地说毛主席的房子“所费不赀”,实在不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该说的话!
(参考资料:《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