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谣传”到证实,我们为什么总被消息“闪了腰”? 今天一早,朋友圈还在疯传“杨振宁逝世”的消息,不少人半信半疑,毕竟这类谣言隔三差五就来一次。结果下午多家权威媒体证实:杨振宁先生真的走了,享年101岁。 心情有点复杂。一方面,先生高寿,是喜丧;另一方面,从“疑似谣传”到“最终确认”,短短几小时,信息像坐过山车。为啥现在重磅消息总先以“谣言”的模样冒头? 大概是因为网络时代,流量跑得比真相快。 记得袁隆平院士去世时,也有过类似一幕:上午辟谣,下午哀悼。每次都被弄得心里一紧。这次杨先生的消息,很多人一开始不敢转、不敢信,生怕成了传谣的帮手。可见“狼来了”次数多了,连悲伤都得先打个问号。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科学界的传奇,也是近代中国命运的缩影。年少成名,诺奖加身,晚年归国,争议伴身……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对物理学的贡献、对中国的牵挂。他用101年,活成了半部中国科学近代史。 此刻,谣言散去,真相落定。或许我们能做的,是慢一点转发,多一分核实,让逝者安息,让新闻回归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