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走了 最让他放心不下的,不是挚爱翁帆女士,也不是他的几个子女们,而是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早在1972年,杨振宁先生回国访问时就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国家应该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后来他为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交流和进步做了大量工作。 1980年,杨振宁先生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他积极的募集资金,资助中国学者到美国进修。此后十多年间,近百位中国学者受到资助到美国进修,为中国科技科技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他还先后帮助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高校设立理论物理等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并设立多个奖项,包括以他名字命名的“杨振宁奖”,用来表彰年轻学者发展基础物理研究。 1999年,杨振宁先生任教于清华大学,他亲自募集资金创立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基金用于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 回国以后杨振宁先生亲自参与物理学人才培养工作,为清华大一学生讲授课程,为推动清华大学冷原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密码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杨振宁先生针对不理解和谩骂,他从来不为自己辩解,只是坚守本心做好自己的事。他为国家培养了30多位顶级物理学家,很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都有他的身影。 致敬杨振宁先生,他为祖国做出的卓越贡献会越来越被国人知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