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曾宣称,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机绕台和军演的话,他就要停掉双城论坛。这话放出来时,岛内起了舆论,有人赞他“硬气”,也有人冷笑:“敢说,真敢做吗?” (信源:中华网——蒋万安公开表示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演,他就要停办双城论坛) 台北市长蒋万安曾为双城论坛划下了一条强硬的“红线”:要是大陆军机继续绕台,这论坛就别办了。然而,故事的结局大家也看到了,这条线,比想象的要柔软得多。 他说,只要解放军军演、绕台的动作持续,双城论坛就该寿终正寝。这话说得挺有“骨气”,当时也博得一些喝彩。 可结果呢?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战备巡航早已常态化,但论坛不仅没停,反倒在他亲自主持下,去年底在台北如期举行。 这个戏剧性的大转弯,可不只是说话不算话那么简单,它恰恰照出了台湾一些政治人物,在民意、政治算计和身份认同这三股力量撕扯下的真实窘境。 说到底,蒋万安为什么必须把说过的话收回去?因为有一股力量,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强大,那就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是那股无法抗拒的“民意引力”。 双城论坛从2010年办到今天,连办了十五届,靠的从来不是什么空洞的政治象征。它能活下来,是因为真能解决问题。 两地机场开通直航,省去了多少家庭辗转奔波的辛苦;台北的垃圾分类经验,被上海学了去;上海的社区养老模式,又成了台北的参考。 这些事儿看着不大,却都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清楚交流中断,最先倒霉的是谁的饭碗,损害的是谁家的生计。 所以,当蒋万安最初想拿民生当幌子和筹码时,他对抗的是这股庞大又务实的民意。后来改口说“关系越紧张越要沟通”,其实就是对这股力量的低头和妥协。 当然,岛内的政治环境又是另一回事,它像一股四面八方来的“斥力”,推着蒋万安玩起了走钢丝。 作为国民党的门面人物,双城论坛是他手中为数不多能稳住基本盘,又能跟绿营做出区隔的牌,他不敢轻易丢。 可为了应付绿营的压力和岛内的一些情绪,他又必须做出点强硬的样子。于是,“停止军演”、“两岸对等”这种明知不切实际的条件,就成了他的表演道具。 这么一来,反而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有人嘲讽,一个市长,凭什么跟对岸谈“对等”?太不自量力了。这番操作,让他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尴尬,那种“既想要好处,又怕沾上边”的矛盾心态,真是藏都藏不住。 更深层的拧巴,还出在他那个特殊的身份上。他的名字“万安”,来自江西的祖籍地,身为蒋经国的孙子,这血缘本该是两岸之间最天然的纽带。 可怪就怪在这里,这份沉甸甸的血缘符号,并没有化为行动上的亲近。蒋家后人,多年未曾回大陆故土祭拜祖先。 这种个人情感上的疏离,与他口头上支持交流的姿态放在一起,显得特别不协调。这就像是台湾社会一种心态的缩影:经济红利我要享受,但政治情感上得刻意保持距离。 甚至,很多人陷入了一种“倒果为因”的怪圈,把大陆遏制“台独”的军事行动,当成了中断交流的“因”,却忘了问题的根源,恰恰是“台独”势力的存在才引来了这一切。 所以说,蒋万安的这个“发夹弯”,其实一点都不意外。它让我们看清了一类台湾政治人物的生存状态:他们既离不开大陆带来的实惠,又拿不出直面历史和未来的勇气,最终只能在各种矛盾中摇摆,言行不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