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的15分钟,不是机会,是倒计时。 他不是被当未来培养,是被当试验品。 开拓者不给他时间练,是逼他带着三分球上场。 没投进,连垃圾时间都轮不上。 克林根一上,他就得坐回板凳——不是替补,是备胎。 他每天练300个底角三分,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活命。 教练组说:投够60次,命中率超38%,才配叫轮换。 可你想想,NBA的防守,和夏联能一样吗? 对手不是2米01的菜鸟,是2米11、体重110公斤的铁塔。 你投得准,他盖你;你投不准,他直接把你当空气。 中国篮协签了字,青岛俱乐部松了手——你回不去了。 这不是留洋,是放逐。 匹克给的奖金高,但条件更狠:每投进一个三分,都是真金白银在换命。 一场38%的命中率,不是天赋,是命。 他不是在打球,是在做数学题。 底角三分命中率,就是他的毕业论文。 投不准,就滚去发展联盟。 投得准,也不过是艾顿和克林根之间的“临时填充物”。 没人指望他当核心。 但所有人都盯着他:你能把广告,变成真本事吗? 空位三分的声音,要是压不住全场掌声—— 那这15分钟,就是你NBA生涯的全部回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