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山西省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内涵式、创新型、特色化发展,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

筑牢政治根基把稳思想引领之舵

学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学院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创新构建“统学、领学、研学、联学、践学”五学合一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在组织建设方面,学院不断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扎实开展“星级党组织”创建和“六有”党支部建设,2个支部获评校级“五星级党支部”。举办党建能力提升培训班,近60名党务干部参训,与百团大战纪念馆、高君宇故居共建2个党性教育基地,与知名企业共建党建共同体2个,党建成效显著。推出教工党员示范岗和学生党员先锋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5年累计表彰优秀共产党员13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2名、先进基层党组织10个,1名党支部书记荣获校十佳学生党支部书记,1个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深化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学院坚持推进党建引领“14553”工程,紧扣“1”个根本任务,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激活“4”重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联动的工作合力;深化“5”化建设标准,以党建工作常态化强基础、系统化谋全局、科学化提效能、规范化立规矩、实效化促发展,筑牢融合发展的制度根基;推进“5”维深度融合,将党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交流合作五大业务领域紧密绑定,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强化“3”位一体保障,通过试点领航探索路径、机制护航破解难题、考核维航压实责任,持续拓宽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实践赛道。

近5年学院学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223项、省级奖项63项;13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44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11人获校级三好学生,55人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30人获校级优秀团干部、115人获校级优秀团员;5个班级获校级先进集体,15个团支部分获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活力团支部;年均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0%。

聚力人才引育打造卓越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引育并举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5年来引进青年教师50余人、高层次人才7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1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

学院依托“北极星”辅导员工作室,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近年来,辅导员获批省级思政课题2项、教改项目2项,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20篇;2名辅导员在校辅导员大赛中获奖,1名辅导员获校级辅导员年度人物,4名辅导员获辅导员年度先进个人,辅导员育人能力持续提升。

强化专业特色提升科研创新实效

学院课程建设成果丰硕,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2门、校级一流课程13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冶金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三大专业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思政贯穿育人全过程,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学院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山西省转型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强化特色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学校“双一流”建设重点支撑学科、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建设学科,材料科学ESI全球排名进入前1.2‰。2024年获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学院学科体系日趋完善。

学院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与太钢集团等10余家大中型企业共建研发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学院科研平台支撑有力,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平台10余个,设备总值超2亿元。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80余项、省部级项目200余项;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等刊物发表论文560余篇,获省级科技奖22项,授权发明专利380余项。近5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70项。

奋进新的征程谱写发展崭新篇章

展望未来,学院将紧密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山西省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更高标准强化党建引领,以更实举措深化内涵建设。持续聚焦新材料领域前沿与产业急需,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有组织科研,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力争在国家级重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三全育人”机制,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同时,学院将深入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太原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作贡献,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而团结奋斗。

(作者:游志勇王晓敏郑芳)(游志勇王晓敏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