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
行业龙头特变电工(600089.SH)借助收购加码产业布局。
10月16日晚,特变电工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特变电工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装集团”)与交易对方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拟出资9.46亿元收购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电缆”)约74.19%的股份。
特变电工表示,本次收购,目的是提升在核电、轨道交通用电缆等中高端电缆产品的市场份额,提升核心业务综合竞争力。
特变电工主业涉及输变电、新能源、能源、新材料四大行业,均具有明显竞争力。公司依托研发创新引领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19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共有有效授权专利2888项,其中发明专利880项。
公司充分发挥四大产业协同发展优势,克服市场波动等不利影响,实现了整体经营健康发展势头。
2025年上半年,特变电工实现归母净利润接近32亿元,同比由降转增。
Wind数据显示,上市28年半,特变电工累计盈利648亿元。
借收购扩大高端市场份额
特变电工借助收购积极完善产业布局。
根据公告,10月16日,特变电工全资子公司电装集团分别与郑连元、姚恒斌、张兆田等49名自然人及扬州市福茂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电装集团以自有货币资金受让曙光电缆约2.25亿股股份,占曙光电缆总股本的74.19%,股权受让款共计约9.46亿元。
标的公司曙光电缆成立于1990年4月10日,注册资本约3.03亿元,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超高压及中高压交联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及特种电缆等产品。
公告称,曙光电缆是一家电线电缆制造商,产品覆盖500kV及以下的全系列超高压、中低压电力电缆,并专精于核电站用1E级K1、K3类电缆、风能电缆、光伏电缆、轨道交通电缆等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电缆,产品线涵盖20多个系列。曙光电缆还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
本次交易,标的公司估值有小幅溢价。以2024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采用资产基础法进行并购评估,曙光电缆净资产约为10.76亿元,评估值约为12.54亿元,增值额约为1.78亿元,增值率16.53%。评估增值的原因,主要系房屋建(构)筑物、土地使用权原始取得成本和建造成本较低,近年来房地产、土地使用权价格升高所致。经协商,本次收购的交易价格约为9.46亿元。
对于本次收购交易,特变电工称,旨在提升公司在核电、轨道交通用电缆等中高端电缆产品的市场份额,扩大电线电缆规模,提升公司在输变电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从披露的数据上看,曙光电缆属于优质资产,其截至2025年6月底的资产负债率为31.76%。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2.36亿元、9.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4319.78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4131.02万元。
特变电工表示,曙光电缆电线电缆产品品类齐全,历史业绩优良,在核电、轨道交通用电缆等中高端电缆产品市场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电装集团受让曙光电缆部分股权并对其控制后,将进一步优化其组织架构,通过市场、管理、技术、营销等资源整合,快速提升公司线缆产品产能,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输变电行业居领先地位
加码中高端电线电缆产业布局的特变电工,在输变电行业居领先地位。
在财报中,特变电工称,公司是中国输变电行业的知名企业,在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领域及大型水电、火电等关键输变电设备研制方面,均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变压器产业同行业竞争对手主要有中国电气装备集团、ABB、西门子等;线缆行业同行业竞争对手主要有江苏上上电缆集团、远东智慧能源、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等。
2025年上半年,公司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签约273.34亿元。
除了输变电核心业务,特变电工的主业还包括新能源产业、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
新能源产业方面,特变电工是国内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商和风光电站建设及运营商,主要从事上游多晶硅生产、下游风光电站建设、运营。公司能源产业主要涉及煤炭采掘、煤电业务,新材料产业涉及铝电子新材料、铝及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铝制品及合金产品等。
特变电工称,公司四大产业协同优势明显,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2025年上半年,输变电产业,公司以智能制造为核心,高起点规划建设的一批数字化工厂已陆续投达产,产能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源产业,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加快建设;皖能江布电厂长距离输煤廊道建成投产,进一步保障煤炭销量。新材料产业,防城港年产240吨氧化铝项目加快建设,对现有产业链进行延链、补链、强链。
特变电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海上风电机舱变、变压器核心组配件等22项新产品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其中16项科技成果达到行业领先水平,6项科技成果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研发成果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特变电工共有有效授权专利2888项,其中发明专利880项。公司参与制定、修订的2项国家标准、6项团体标准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实施。
2025年上半年,尽管多晶硅、煤炭等受市场价格波动拖累了业绩,但特变电工仍然实现了增长。其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01亿元、31.84亿元,同比增长1.12%、5%。
Wind数据显示,1997年上市以来,特变电工累计盈利648.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