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三门峡灵宝西阎乡牵线烘干厂,玉米收成有保障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闾斌通讯员许芳芳伍勤鹏

近日,在三门峡灵宝市西阎乡大字营村的烘干厂里,不少村民正忙着将玉米运往烘干厂。

种植户张鹏举说:“这几天正为这满仓湿玉米发愁呢,多亏了乡里及时通知,还帮我们联系好了烘干厂,这下心里踏实了!”

由于连日来的持续阴雨天气,田间积水导致机械难以进地,收割进度受阻;收割后的玉米因无法及时晾晒,面临霉变发芽的风险。面对这一不利局面,灵宝市西阎乡党委、政府急群众之所急,迅速行动,将工作重心下沉,以“宣传开路、服务保障”为核心,积极协调现有烘干资源,全力确保秋粮丰产增收、颗粒归仓。

雨情就是命令。西阎乡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各村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全面摸排玉米受灾情况与烘干需求。同时,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村民微信群、宣传栏等载体,密集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和玉米防灾减灾技术指南。针对群众最关心的“玉米湿了怎么办”的问题,乡各包村干部化身“政策讲解员”和“信息播报员”,将全乡范围内具备资质的粮食烘干厂的名单、位置、联系方式、服务能力等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位种植户手中,引导群众科学应对,避免因盲目等待天晴而造成更大损失。

为解决晾晒难题,乡政府主动作为,积极扮演“协调员”角色。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访调研辖区内各粮食烘干企业,协调其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优先保障本乡农户的烘干需求。并建立了“乡镇-烘干厂-种植户”三方联动机制,由各村统一收集农户的烘干需求,汇总后与烘干厂预约排期,有效避免了农户“单打独斗”和烘干厂门口“排长龙”的现象,实现了有序、高效的烘干作业。对于缺乏运输能力的困难家庭,乡里还组织志愿者和车辆,提供“从地头到厂区”的点对点运输帮助,打通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