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困扰着许多人。其反复发作的特性,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胃溃疡的反复发作,往往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的“隐形杀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反复发作的首要“元凶”。这种细菌能在胃黏膜上定植并大量繁殖,产生尿素酶等有害物质,分解尿素生成氨。氨可中和胃酸,为幽门螺杆菌在胃内酸性环境中生存创造条件,同时氨对胃黏膜细胞具有毒性,会引发炎症反应。长期感染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酸更易侵蚀胃壁,导致溃疡形成。
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未彻底根除的患者,胃溃疡复发率显著升高。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联合治疗方案,疗程一般为10—14天。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彻底清除细菌。
二、药物因素:胃黏膜的“无声损伤”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是胃溃疡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类药物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减少会使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易受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
此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胃溃疡发生或复发。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进行胃部检查。
三、饮食因素:胃黏膜的“持续刺激”
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过度节食或三餐不定时,会打乱胃的正常消化节律,导致胃酸分泌紊乱,诱发或加重胃溃疡。
过度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油炸食品等,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分泌,加重胃黏膜损伤。例如,一位年轻白领因工作繁忙,经常不吃早餐,晚餐又暴饮暴食,还喜欢吃辛辣食物,结果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胃镜检查发现胃溃疡。
过度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也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影响胃黏膜的修复。酒精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酸更容易侵蚀胃壁;浓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病情。
四、精神因素:胃黏膜的“间接破坏”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的调节功能。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受到胃酸侵蚀。
临床研究发现,精神压力大的患者,胃溃疡复发率明显高于心态平和的患者。
五、不良生活习惯:胃黏膜的“双重打击”
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是胃溃疡反复发作的不良生活习惯因素。吸烟会增加胃酸分泌,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促进胃十二指肠反流,从而损伤胃黏膜。过量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
六、遗传因素:胃黏膜的“先天弱点”
部分胃溃疡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胃溃疡患者,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可能与遗传基因导致的胃黏膜防御功能较弱有关。
胃溃疡反复发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缓解精神压力,戒烟限酒,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胃溃疡复发的风险,保护胃肠道的健康。(滑县锦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通外科刘欢)
